第69页 相遇三次的朋友
- 章节名:相遇三次的朋友
- 页码:第69页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喜欢读传记、回忆录之类的书,在看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恍然大悟。正如书名以及本书的主旨那样,历史是宏大叙事的,没有亲身经历其中,即便只是错过了几年,也恍若隔了半代人之久。但是传记和回忆录是个人史,如果读到了有相互联系的几个人的回忆录,就可以串联出一段鲜活生动的历史。此外,历史书籍只是“捞干货”,某某年某人做了某某事,我们无法洞悉当事人的心路历程,也很容易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相遇三次的朋友”主要讲述著者一个朋友的哥哥,个中牵涉到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悲剧的结局,但打动我的却是对上海街道的描述:在虹口,四川北路是条大路,从南京路浩浩荡荡向北,撞上一溜房屋后,就向两边分岔。向东的大路是四川北路的延续,向西的一条小路就是山阴路。被四川北路撞上的那溜房子,正中就是著名的内山书店……内山的好友鲁迅,就住在山阴路前段一个……弄堂口并排竖着两个路牌,一块是“山阴路“,一块是“祥德路“,两条路拼接在一起,天衣无缝。人在山阴路上走,不知不觉,就跨越路界,步入了祥德路的开端。
读完这段,我立马打开百度地图印证,果不其然,街道的格局没有变化,百度地图上还有“内山书店旧址“这一地点,山阴路上有鲁迅故居,而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就是鲁迅公园。不同的是,约莫是著者早年移居美国,记忆产生了偏差,四川北路撞上内山书店,向西的仍是四川北路,向东的岔路才是山阴路。来上海之后,一直吐槽她没有历史底蕴,她作为国际化都市的尊严只是由一座座的商场和不尽的买买买所堆砌的。今日读到这里,突然感受到自己与历史的连接、与旧上海的连接,个中感觉妙不可言,我也产生了久违的想出门走走的冲动。
Uuuu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69页 相遇三次的朋友
-
杀君马者道旁儿
许是我读书不多,第一次看到对五四的新解读。诚然,五四有它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长此以往被...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