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拾捌章 桂花糖
Notos (Per aspera ad astra.)
读过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
- 章节名:拾捌章 桂花糖
- 页码:第127页
……基于我家当时的社会地位,嫁女时分送桂花糖就成了来宾瞩目的一件事。另外,我丈夫家是从事工商业的家庭,交游广阔,家族中亲友人数众多,在桂花糖的质和量两方面都不能不有充分准备,以免被人笑话。于是我父亲在我出嫁之前不但在嫁妆方面准备得精益求精,而且在准备桂花糖方面也要力求出人头地,让人可以赞不绝口。 …… 我们准备的六种桂花糖是:黄的桂花糖,红的玫瑰糖,白的代代花糖,绿的薄荷糖,黑的乌梅糖,蓝的靛青花糖:统称“桂花糖”。…… ……采下而装在白瓷盘中的桂花经过我母亲的检查后,倒入纱布袋中,再浸在酸梅干的水里。咸梅干可以从南货店里买到,其咸无比,无法入口。买来后将外面的盐洗净,放在大瓷钵中,倾入沸水,浸数小时,直到沸水冷却,用口尝尝酸液的浓度如已足够,就将此水倒入一大口玻璃瓶中,这就是浸桂花的酸梅水。桂花在大玻璃瓶的酸梅水中要浸三小时以上,这样桂花的色泽就会永远不变了。 与此同时,母亲还吩咐粗做用人去买来纯白无杂质的大块冰糖,自家磨成细粉,要细得跟水磨粉一样。然后把在酸梅水中浸了三小时以上的桂花放入捣臼,舂成浆糊状,加入磨细的冰糖粉,拌匀,使它的颜色跟桂花的颜色一样,然后用力舂捣,直到臼内的桂花糖与臼底完全脱离,毫无粘滞之感为止。 我家藏有历代传下来的硬木印板,每块约一市尺长、一寸宽、半寸高,上下两块可以合起来,成为一副。花纹刻在下面一块上。每块印板的图案都不同,一般都有吉祥的意义,如:双喜、双鱼、双钱、元宝、福字、方胜等。把捣好的桂花糖泥放入下面有花纹的印板,把上面的一块印板合上,用手按平,再轻轻揭开上面那块,就可以取下制成的桂花糖了。 制成的桂花糖都盛在朱红漆的捧盒里。这种捧盒原来是历代传下装新娘送长辈鞋袜、绣货用的,盒盖、盒底一样大小、高低。我母亲说,因为我家历代新娘都有陪嫁,所以这种捧盒楼上空间里有的是,正可用来装印好的桂花糖。放糖前,盒里要先铺一层小粒的石灰,起收燥、吸潮的作用。在石灰上还要盖一张矾纸,然后才把桂花糖一粒粒均匀地放在矾纸上,直到糖变干、变硬、入口不化、可在嘴里含很多时候才算符合要求。这时,可以把桂花糖用白棉纸包好,三十粒一包,放入石灰箱了。 …… 正式包装桂花糖是制作桂花糖的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从六只石灰箱中各取一粒不同的桂花糖,分成两行,用正方形的棉白纸包起来,外加红或绿的色纸,包成长方形的一个糖包,必须包得大小完全一样。再把四个糖包用红绿纸条绾起来,作为一札。包成每五十札,按照中国传统的计数法写个“正”字。最后,一共写了八十个“正”字,也就是包了一万六千包,共计九万六千粒桂花糖!这真是繁琐、费时而细致的工作啊! 引自 拾捌章 桂花糖
140人阅读
Notos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0页 肆章 杭州旧时风俗之四
于是每次煮饭时都在饭上蒸红枣,一直要蒸到红枣皮发黑为止。然后剥皮、取核,以备做枣饼时和...
-
第10页 贰章 杭州旧时风俗之二
庄中也有菜园,种些一年四季需用的特殊菜果,比如青精饭叶子就是一种。拿来之后,女仆们把叶...
-
第127页 拾捌章 桂花糖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