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章节名:第一章
这是哲人和青年的第一次讨论。
哲人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巨头,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和希腊哲学一脉相承。
阿德勒心理学的很多观点和弗洛伊德学说是对立的。弗洛伊德心理学提出原因论,意思是现在和未来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在你身上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你现在的心理,人们身上打着深深的过去的烙印,无法改变。弗洛伊德心理学引申出了心理创伤学说,也就是你的痛苦,是过去的不幸造成的,错不在你。但是由于现在是由过去决定的,所以无法改变现在;未来是由现在决定的,所以也无法改变未来。原因论成了决定论,每一个人对人生都是束手无策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阿德勒提出了目的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首先有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才制造出相对的情绪。比如我为了逃避社交,就制造出来对社交的恐惧不安,甚至于可以制造出在身体上的腹痛,流汗等症状;我为了达到震慑别人的目的,才制造出了愤怒等情绪。另外阿德勒心理学坚决的否定心理创伤理论,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站在目的论的立场来看,只要我们愿意,每一个人都可以改变的,因为只要改变看世界的眼光,改变对经历的诠释就可以改变我们的现在,改变我们的未来。
从阿德勒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是很正常的,真正能够悦纳现在自己的人不多。而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是因为过于看重我们没有什么,实际上应该看重如何利用现在已经有的东西。生活方式是自己亲手选择了,因此是可以改变的。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无法改变呢?因为自己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尽管对现今有种种不满,不改变就生活在舒适区里,保持现状更加的轻松,但是改变却是进入了未知的领域,面对未知,需要我们调动全身精神去应付,远远不如待在舒适区舒服,所以阿德勒强调改变需要勇气,要有摒弃现在生活状态的决心。实现改变的关键,要相信人可以不受感情的支配,也不受过去的支配,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决定作用的是当下。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