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改朝换代”与“改朝换制”
- 章节名:“改朝换代”与“改朝换制”
- 页码:第34页
怎样叫作“时代设限”呢?盖我国历史上的草莽英雄,在天下大乱之时逐鹿中原,他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都只是个简单的“改朝换代”——他们要打倒一个腐败的朝廷,摧毁一个腐烂的社会。然后在一片玉石俱焚的废墟上,改朝而不换制,依样画葫芦,再画它两三百年,然后再让别人去打倒。 不幸自鸦片战争后,西风东渐,人类的历史已经由“中古”进入“现代”。我国原有那一套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等的“传统制度”,在西洋的“现代制度”的挑战下,都无法原封不动地延续下去了。因此,“时代”和“历史”对我们这新一辈逐鹿中原的豪杰的要求,就不止于“改朝换代”,他们还得有点“改朝换制”的见识和能力——“换制”不只是在名称上把“皇帝”换成“主席”或“总统”,把“司令官”换做“司令员”,它们还需要有点“质变”。搞“质变”,不特洪、杨无此能力和知识,比他们晚了数十年的“总统”和“主席”们,还照样变不了呢! 再者,搞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质变”——尤其像咱们中国这个有两三千年未变的古老大国——也非一人一代,便可“毕其功于一役”的“突变”。它是缓慢的,经验累积的,分阶段前进的“渐变”。穷则变,变则通。其程序是迂回曲折的,有得有失,流血流汗,最后才能摸索出一个长治久安的新制度,然后才能在世界政坛上和“先进国家”轮流坐庄,创造出一个“超西方”“超现代”的局面来。 所以在19世纪中期来替天行道的洪杨诸贤,都只是具有“改朝”之才,而缺“换制”之识。纵使他们具有(后来如孙中山先生那样的换制之识),他们也没有搞“换制”的机运。西哲有言曰:“制度者,智慧与机运之联合产儿也。”二者缺一不可。” 引自 “改朝换代”与“改朝换制”
70人阅读
叮当嘟当葫芦娃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8页 揭竿而起和揭竿不起
大致说来,清朝没落的周期,盖始于乾隆之末、嘉庆之初。在我国古代,这个周期开始时的征兆便...
-
第30页 “一口通商”和“五口通商”的经纬
洪氏起义今天是在鸦片战争结束的八年之后。在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缔结之前,中国所搞...
-
第34页 “改朝换代”与“改朝换制”
-
第59页 “四不像”是转型初期常见的现象
原来一个衰势的文明,在一个入侵的强势文明挑战之下,双方交流激荡的结果,往往是守卫者的母...
-
第100页 中国海军的结胎年代
此海军规划期中,400万两之预算,原议为南北各分其半。双线延伸,平行发展。斯时南洋大臣两江...
> 查看全部1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