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四节 禁书
- 章节名:第七章 第四节 禁书
在20世纪30年代初,任何发表个人思想情感的作家都被认为在政治上可疑。首批遭到冲击的是活跃在气氛相对自由的20年代的讽刺作家,其中就有米哈伊尔·左琴科。在五年计划的新政治气氛中,他针对苏联官僚空洞冗长的发言以及集体宿舍糟糕的生活状况所写的道德讽刺作品,突然间就被打成了反苏维埃。此时作家被要求表现积极面,唯一能够讽刺的题材就是苏联的外国敌人。随后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也遭到打击,他的果戈理风格的讽刺作品不仅被禁止出版,甚至不许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比如针对审查制度的《紫红色的岛屿》,以及针对新经济政策时期莫斯科日常生活的《奇奇科夫冒险记》,苏联仇外的《不祥的蛋》,还有杰出的喜剧小说《狗心》(讲述一位神似巴甫洛夫的实验科学家将狗的大脑和性器官移植到人身上的故事)。最后还有安德烈·普拉东诺夫,他是一位工程师和乌托邦式共产主义者(直到他在1926年被开除出布尔什维克为止),对苏联所做实验在人身上产生的代价,他越发感到忧虑,这反映在他一系列非凡的反乌托邦讽刺作品中。其中有《叶皮凡水闸》(1927),一部适逢其时的寓言,讲述了彼得大帝进行的一场宏大但最终失败的运河开凿计划;《切文古尔》(1927),一个讲述追寻纯正共产主义社会失败过程的故事;还有《基坑》(1930),描述了噩梦般的集体化景象,其中为当地无产阶级准备的巨大公共宿舍——基坑,最后成为了人的巨大坟墓。这三部作品都被斥为“反革命”,而且在接下来的60多年中都禁止出版。 引自 第七章 第四节 禁书
291人阅读
西峰秀色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七章 爱森斯坦 加斯杰夫
以下摘自第二节: 布尔什维克念兹在兹的就是要创造一种新人类。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相信人...
-
第七章第四节 马雅可夫斯基的自杀
1930年,马雅可夫斯基在之前住过的公寓饮弹自尽,时年37岁。这所公寓位于莫斯科的卢比扬卡大...
-
第七章 第四节 禁书
-
第七章 高尔基和社现
高尔基被奉为苏联文学的典范。在1921年,他对革命转向暴力深感恐惧,于是逃到了欧洲。但是他...
-
第七章第三节 电影业的命运
在电影院中,国家一直关注艺术应扮演道德教化角色,这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崛起相当关键...
> 查看全部3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
你不禁我还不知道,你这一禁我更想看了,这帮愚蠢的老毛子,自由的心灵不能被束缚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