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嬉春阁双美弹棋 捷秋闱三元及弟
- 章节名:嬉春阁双美弹棋 捷秋闱三元及弟
- 页码:第44页
琴琪书文等类自古有之,而今人皆远逊古人,是古人厚而今人薄。譬之于物,厚则持久,薄则易损。
即如弹琴一层,古人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沨沨移人,入于神化,可以感人之喜怒,可以动物之性情。今人不过袭得几套腔调,于百声之内,得以一二声,即自命能手。而况古人谱制,久失其传今之所弹,及古人极易之谱,即此一节,可知今不如古多多矣。
又如书法,古诸大家,各立一帜,自始至终,不出范围;是以右军片纸只字,皆作珍宝。若今人临池数日,即思怪异欺人,兼之漫不经心,涂鸦任意,以不求甚解而自解一般。
古人于落笔之先,即思如何下笔,如何渲染,立定意见,而后一气挥成;于花鸟则绘色绘声,于山水则分远近,目臻其妙。
今则谁事浑抹,不求其似,只求其功。纵有一二名手,亦落小家支派,安得如古人尺幅千里,胸有成竹之抄?
若论到作诗一道,尤判今古。
古重浑厚,专精魄力;今夸织巧,惟尚词华。夸织巧则对仗工稳而已,一览无余;重浑厚则结构出自天然,耐人寻想。如陶之恬淡韩之磅礴,青莲之高超,杜甫之沉着,香山之平易,小杜之风流,皆非今人所能梦见。
而且古人语语率真,对景言情。
今之人则不然,天涯之叹,不过百里;十日之别,动辄沾巾;未老而每语抉筇,已衰而犹言靡丽,皆由世风回下,蹈于油腔滑调之弊。
又如文章词赋,其说亦然。
尤不取者,今之时文,不过谋科第计耳。世有一种酸腐之儒,斤斤以时文自命,不知纵具绝顶的手段,多至百年,少至数十年,其格又变,前次之文,即弃而不用。文名曰时,诚不谬也!
5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