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选择之道
- 章节名:基金选择之道
人们之所以投资共同基金,是因为这样就可以免除自己进行投资决策的种种烦扰了。因为有基金经理管理,投资者再也不用自己来选股了,但是投资基金也有新的烦恼——现在不用考虑选什么股票了,但得考虑选什么基金! 引自 基金选择之道 最近在读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对于过去学到的投资知识有了更为系统的升级。秉持着边阅读边结合目前A股市场来分析的原则,我写了两篇文章。 《一群七年级学生选出的股票模拟投资组合在两年内取得了70%的收益》
本篇要共读的是《战胜华尔街》第3章的内容——基金选择之道。
1998年中国市场上第一只公募基金成立,2018年恰好有20年的历史。截止2018年3月,公募基金的数量超过了5000只,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了12万亿(消息来源于国际金融报)。
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的公募基金发展非常迅速。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理财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家庭资产中配置了基金。这么多基金,让初次决定购买基金的朋友一定挑花了眼。
从风险以及家庭需求上,最好配置不同的基金,也就是常说地你要设计自己的投资组合。
林奇在设计“投资组合”这一问题上,主要是调整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比例。
投资组合要根据家庭需求来决定。
林奇在退休之后,稍微加重了债券投资。因为退休之后林奇没有薪水,而债券能够保证稳定的收入。对于我们这样拥有持续收入的朋友,我们可以加大股票基金的比例。
股票收益率更高。长期而言,林奇认为投资者应该投资股票,美国市场过去70年股票平均每年投资收益率高达10.3%(林奇这本书出版于2010年),而长期国债投资收益率只有4.8%。
A股平均每年投资收益率。上证指数起始点100点(1990年),截止2018年11月9日时收盘点数2598.87点,上涨了接近25倍。目前A股市场毫无疑问是熊市,即便这样的熊市A股在28年的时间里也上涨了25倍。(这里关于A股收益率的问题不太确定,有了解的朋友可以说一下)
股票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债券,原因有两个:股息分红和股价上涨。
随着上市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盈利越来越多,作为股东分享到的利润也越来越多,得到的股息也随之增长。由于股息是决定公司股票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如果拥有一个在10年或者20年股息持续增长的股票组成的一个投资组合,你想不赚钱都很难 引自 基金选择之道 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提到有一个《穆迪上市公司股利手册》,这本书里罗列了这种股利持续增长的公司。较为简单的投资策略就是根据穆迪上市公司股利排行榜来挑选股票。
Beira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指数基金——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就是按照股息率来决定权重,哪只股票股息率越高,这个股票的权重就越大。投资红利指数基金符合林奇提到这个投资策略。关于红利指数的具体细节大家可以看看《读书笔记|你知道多少种指数基金》。
投资货币市场的基金比长期债券更加安全。
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是林奇主要提及的两种基金,货币基金其实他认为是保本的基金,尽管收益率不高。在林奇那个年代,货币基金在市场上饱受轻视。而现在马云爸爸把余额宝推到大众面前的时候,就意味着货币基金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美国那会通货膨胀率为2.5%,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为3.5%,也就是说你的实际收益率为1%。利率上涨,货币市场的基金收益率也会跟着上涨。
前不久,我就此问题特别查了一下相关资料。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大约是2.5%,而余额宝的收益率在前不久跌破了3%。也就是说投资余额宝你的收益率实际只有0.5%。
不过因为余额宝的随存随取即时到账,很多人会把生活开支放在余额宝。如果大家有兴趣,下次给大家推荐几个随存随取的货币基金,收益率高于余额宝的。
由于篇幅的原因,将在下一期专门共读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部分。
PS:公众号里是以文章的形式发表,豆瓣好像以写笔记的模式更好一点。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