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前言
独脚象
读过 形而上学导论(新译本)
- 章节名:前言
- 页码:第1页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前言第三段是一个长句,占据页面,整整四行,初学德语者见了未免魂飞魄散,其实由五个短句组成。
熊译:为求完美,在没有改变内容的情况下,简化了冗长的句式,把一贯到底的文本作了诸多分段,删去了重复的话语,补正了疏漏,澄清了含混。
王译:为求改善,我们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简化了冗长的句式,把连贯呵成的文本划节分段,删去了重复的话语,补正了疏漏,澄清了含混。
原文zur Aushilfe,熊译“为求完美”,王译“为求改善”,大同小异。惟英译as an aid to the reader(为裨读者),颇得海德格尔原意。
借鉴英译本,请看拙译:为裨读者,本书在不改动内容的同时,将过于冗赘的长句拆成短句,将连阡累陌的大块文章细细分段,删除重复的话,订正疏漏,厘清含混。
其中,原文der fortlaufende Text,英译the continuous text,好之者赞其“一泻千里,气若长虹”,恶之者诟其“连阡累陌,面目可憎”。曾读茨威格(Stefan Zweig)《象棋的故事》(Schachnovelle),常有长达三四页不分段的大块文章,即便是小说文本,亦令我叫苦不迭。
前言第四段包括两个句子,浅显明了。
熊译:圆括号中的文字是在修改润色的同时添写的,方括号中的文字是随后年代增加的注释。
王译:圆括号中的东西是在整理制作《讲稿》的同时写下的,方括号中的文字是后来一些年代添加的评注。
王译忠实不渝,将原文的was译成了“东西”,虽然明知这个was实指“文字”。
前文指出,因为不解“前言”第一段中的vollständig ausgearbeiteten(精心结撰)之用意,故熊译、王译第四段时,依然不解此段中gleichzeitig mit der Ausarbeitung(在推敲的同时)之用意,甚至不解海德格尔强调圆括号、方括号之区分的用意。关于海德格尔区分圆括号、方括号的用意及有关争议,全集版编者特地在后记中予以解说,此处不赘。
故此,请看拙译:圆括号内的文字是在推敲讲稿的当年写下的。方括号内的文字,包括说明性文字在内,是在随后年代里增补的。
前言末段亦是一个长句。
熊译:要正确地思考讲课的标题中的“形而上学”这一名称具有什么样的意思以及出于什么样的根由,读者首先必须充分体会透此课的全境。
王译:要想正确地思索这一课程标题中“形而上学”之名的意义以及它出自怎样的根基,读者首先必须一同经历它的历程。
熊译与王译的差异在于对原文muß der Leser zuvor ihren Gang mitvollzogen haben(英译the reader must first have taken part in completing the course of the lectures)的解读。王译照例忠实不渝地将ihren Gang译为“它的历程”,迹近鲁迅所谓的“硬译”。这个ihren Gang其实就是讲座(Vorlesung)进程,亦就是这本《形而上学导论》的进程;海德格尔的意思是,读者必须像当年学生听课一样,亦步亦趋,一步脱不得,一步快不得,否则无法读懂,无法听懂。
请看拙译:为了准确地思考讲座题目中所含“形而上学”名相究竟具有何种意蕴、立足何种根基,读者必须紧跟讲课进程,亦步亦趋。
案亦步亦趋,语出《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独脚象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页 前言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前言”,只有五个自然段,每段只有一句话。其中第二句话最短,数...
-
第1页 前言
回过头来看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前言的第一句: Die Schrift bringt den Text der vollst...
-
第1页 前言
-
第1页 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按照海德格尔本人的三分法(参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手稿第31-36页),德语词sein(...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