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答中国网友八问
獨孤求敗 (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
在读 中国,我能对你说不吗?
- 章节名:答中国网友八问
- 页码:第188页
答中国网友八问 自从2010年5月开始写文章以来,我收到很多邮件,并看到网上众多留言。当我看到这些留言的时候,我既感谢他们的关心,又对有些分歧感到遗憾。我想对留言做回答,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并且怕网上的讨论会引起更大的误解,所以没做出回答。2011年2月份,我发表了《中国人与韩国人的心结》后收到了迄今为止最长的一封邮件。这位读者在邮件里提到中国朋友能想到的几乎所有问题。对于她的有些观点,我虽然并不同意,但还是觉得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借此机会,我想对她的问题一一回答。坦白地说,对她提到的一些问题,我并不愿意回答,因为我知道在一些问题上,中国和韩国确实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我会对这些问题做真诚的回答,并不会为讨好中国朋友说假话。因为我坚信我们最需要的回答不是我们希望听到的回答,而是对方真实的声音。对于有些问题,我们只能“agree to disagree”,即同意对此不同意,但我相信明确了解对方的想法已经是个很大的进步。 这封信是这么开始的。 金先生: 您好!在新闻里看到,说韩国要研究为何中国反韩,我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也想发表一下看法,供你们研究。我就把我在你博客里留言的文字发给你,希望中韩长期友好,我们是邻居没有选择必须友好,还有就是历史上我们是一家人,可以说是血脉相连,我们希望中国与半岛的韩朝像兄弟一样永远和平繁荣,并希望朝韩早点实现统一。 第一,朝韩都是中国的兄弟,我们不说半岛在历史上与中国的关系,因为现在你们都独立了,但是历史上我们为了你们跟日本干仗,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把你们看做兄弟手足,可以说朝韩都是我们的兄弟,血液里流淌着共同的血,都在这个古老的土地上生存繁衍着。对于高句丽,你们韩国包括你本人都有民族狭隘主义,你可能不乐意,但这是事实啊。既然历史是交叉的,版图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就应该一史两用,这是客观的,也是最可取的。但是你们认为当初政权属于韩国,那我们中国处于何处啊? 答:这就是中韩之间分歧很大的高句丽问题。为不熟悉“一史两用”的读者,我简单介绍一下。“一史两用”是近年来高句丽史研究中,中国学者提出的新观点。简单地说:一部高句丽史,既是中国史,也是朝鲜史;在高句丽一共七百年的历史中,近四百年其都城建于现今中国境内。现在很多中国学者认为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或者至少在公元427年高句丽迁都平壤之前属于中国边疆历史的一部分。 对此,韩国历史学界以及媒体都不赞同,并且认为中国拟通过“东北工程”将高句丽历史编入中国历史。这也是在韩国掀起“中国威胁论”的重大原因之一。一位韩国历史学者声称,东北工程与中国对历史的“属地主义”不无关系:因为高句丽的大部分领土现在都属于中国,所以高句丽历史也应当属于中国历史。 不过在我看来,中韩之间存在误解,并互相放大了对方的想法。以前我跟中国朋友讨论高句丽问题的时候,他突然问我,“那东北地方的主权呢?”我听不明白于是反问,“什么意思呢?”他说,“东北地方的主权应该属于中国还是韩国?”我回答道,“这还用说吗?当然属于中国,我们说的只不过是高句丽历史应该属于韩国。”在我看来,一些中国人认为韩国将来可能要恢复东北地区,同时一些韩国人也担心中国将来要把其历史的很大部分编入中国历史。对古代史,中韩两国应该通过共同研究消减误解并增强互相了解。我相信,这样的话,中韩两国之间的分歧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第二,就是你们指使人偷盗中国的文物,说是韩国的,很多报告篡改历史,我看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我都不好意思说:韩国人怎么啦?李白、孔子、炎帝黄帝、秦始皇、朱元璋都是朝鲜族人,我们中国人是谁?把我们的祖先都抢了,那我们就是一家人,为何要说是你韩国的,难不成中国都是韩国的?岂有此理! 答:近年来,时不时会出现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李白、孔子、朱元璋是韩国人这样的新闻,这让我十分困惑。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网上韩国已经成为了众多网民的笑柄。1998年我初来中国时,或者2003年再次来中国时,中国人对韩国都持有好的印象,但是目前为什么韩国反而成为嘲笑的对象呢?这令我感到十分伤感。 2011年2月份,我收到了一位在北京研究中国民族情绪的法国研究员的邮件。他说,他读过了我写的有关反韩情绪的文章,并对此很感兴趣。法国人读了我用中文写的文章?我也立即对他产生了好奇,所以和他约好了时间见面。在北京的一家咖啡馆里,我跟他见面了。这时得知他还在韩国作为交换学生学过一个学期,因此对韩国有所了解。那,他为什么对中国的反韩情绪有兴趣呢?他说有一天他去操场与中国青年一起打篮球,其中一个中国青年对他说:“你知不知道,韩国人说姚明是韩国人?”他反问:“怎么可能?”但这时其他一起打篮球的年轻人也说这是真的。当时他搞不明白,这些中国青年为什么要把韩国这么丑化,并对此产生了好奇。我觉得,对不少中国网友来说韩国已经成为丑化并发泄的对象。 当然这并不是起源于中国网友自身的错误。一方面,韩国和中国媒体都有很大责任,他们为了吸引眼球大肆报道没经查证属实或者负面的新闻;另一方面,还是有韩国自身的问题。我至今不理解韩国电视台为什么播出题为“中国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的出生之谜”这样的节目。虽然这只是基于民间传说的、搞笑的节目,但难道他们根本不知道这可能会引起中国网友的反感吗?还有,为了反驳“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我准备写文章网上找资料时,我确实发现,即使是极少数,但还是有人主张韩国人祖先发明汉字。对此,我想对中国朋友们说,这是极少数,并且这样的主张不能得到韩国主流媒体的关注,因此没有中国人想的那样在韩国广泛地流传着。 第三,就是在朝韩问题上,韩国人总是以为我们跟朝鲜走得近,这是历史造成的,我们也是受害方,朝韩战争我们中国死了那么多人,是不是冤屈?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当年的世界分为两个团体,我们不是一个集团的,为了团体及国家的利益,我们曾经战过,但这是不可更改的,韩国狭隘地以为我们对你们不公正,其实不是的,我们希望你们统一,也希望我们台湾大陆统一。世界格局的变换,让一个民族分裂,是可悲的,我们应该统一,但是是谁妨碍了统一呢?是美国,美国把中国视为敌人,因此美国不会离开韩国,但是中朝的互访协议是事实,我们如果不履行,中国作为大国,会被世界耻笑,被所有的国家看不起,谁还理我们啊?我们希望你们能和谐合作,和平然后统一,在历史的长河里六十年不算什么,你们在上一代健在时要多交流,否则长期分裂真的会导致不了解、难复合。 答:中国与朝鲜半岛历来有特殊关系。1592年的万历朝鲜战争(韩国称壬辰倭乱)、1950年的朝鲜战争(韩国称韩国战争)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朝鲜半岛(韩国称韩半岛)的状态会影响中国,反过来看,中国的处境也对朝鲜半岛至关重要。朝鲜战争给韩国与朝鲜留下了至今不能愈合的伤口。至于朝鲜战争的进一步探讨,由于其涉及的内容庞大,我这里不多谈,请参见我另外一篇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文章。 对于中美关系,我不认为美国把中国视为敌人,如同中国为其利益而力争一样,美国也在自己的立场上力争。朝鲜问题是会涉及韩朝以及中美日俄的十分复杂的问题。我希望韩国与朝鲜在二十年以内能和平统一,并且“和平”应该优先于“统一”。 第四,在朝鲜叛逃者问题上,韩国歧视脱北者,不给他们工作,看不起他们,但是你们要求中国大量接受叛逃者,我们实际上接受了很多,并没有遣返,这些你们没看到,总是盯着那些逃到大使馆里的,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要不遣返,朝鲜会怎么看?我们的协议怎么看?你们调查过吗?朝鲜在大陆的人都有三代四代了,我们没有发身份证,只是标注暂住,为何?就是如果他们愿意回去就回去,不回去就长期住在中国,我们的善意、人道,你们看不到,就是为了反华而反华? 答: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位比我们大十岁的脱北者同学。他基本上不跟我们提他以前的生活。我虽然很好奇他在朝鲜或者脱北后到韩国期间的经历,但是怕触碰他内心的伤痕没有具体问过。只是通过他的眼神以及言行举止,我猜测他经历过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一段人生。我听说,他来韩国之前在中国流浪了两三年,这也是他选择学习中文专业的缘故吧。韩国政府为了帮助脱北者尽快适应韩国生活,给他们提供教育机会以及经济上的帮助。然而,由于脱北者跟韩国人接受的教育以及接触的生长环境不同,不少人确实在韩国适应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再加上,少数韩国人不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同胞。我希望韩国人会对脱北者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以便脱北者早日在韩国安定下来。 对于脱北者的遣返,不难想象中国政府也会在一些情况下进退两难。但我还是相信脱北者的遣返问题应该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我在中国几乎没有接触过朝鲜人,只是在上海的朝鲜餐厅里短暂接触过来自朝鲜的服务员。但是我在青岛接触过脱北者。有一天晚上在繁华街路等朋友的时候,有人突然对我用韩语打了个招呼。他说他是朝鲜逃出来的,还称身上没有钱,问我能不能给他点钱。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了,当时我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最终没给他钱。直到现在,每当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觉得十分惭愧。万一他真的是脱北者呢?他当时多么需要钱才向陌生的我求助,我应该给他点钱。 第五,你们在网上有调研,百分之九十九的韩国人同意要通过与中国战争来雪耻的方式表示韩国强大了,就是学习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结果中国败了。我们为何战争?为何要假想中国败了?韩国人什么心态?我们地震,你们韩国说死多点才好呢,现在是网络时代,你们对我们的冷漠,我们都会知道的,在韩国几十万的留学生,现在少了,你们不反省,现在应该多才是,因为中国的外出留学更多了。 答:首先,“百分之九十九同意……”这段内容完全属于误解,在韩国网上没有这样的内容。对于汶川地震,少数韩国网民的确幸灾乐祸和冷嘲热讽过。这些韩国网民的表现使得无数中国人对韩国感到无法表达的失望,乃至愤怒。这些韩国网民都是“垃圾”,我对此由衷地向中国朋友道歉! 第六,韩国和日本一起叫嚣中国威胁论,中国何时威胁过韩国啊?看看历史上,中国强大了,韩国就繁荣安定;中国弱些,半岛就是敌人要踏的踏板,目的是中国。看看日本在历史上多次袭扰韩国及中国沿海,我们多次出兵伐日,我们是一家人,虽然我们有时反韩,有情绪,但是没关系的,我们看韩国与日本是不同的,关于日本的问题我们要一致,你们不可跟着日本走啊。当然美国驻军你们没办法,但是我们不要互为敌人。还有就是你们的历史学家要端正思想,很多人不像你,承认历史,一些篡改历史的,很多书籍都出版了,我们看到怎么想?你们这样对子孙不负责任,历史是客观的不容更改的,也是神圣的。我们以前多亲密啊,我们以后也要继续亲密,但是当问题出现时韩国人的狭隘性及自大民族极端势力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 答:其实在韩国并存“中国机会论”和“中国威胁论”。中国崛起不仅给中国自己,还给很多国家带来一种共同繁荣的机会。我必须承认,韩国不少意见领袖还没适应中国崛起及其带来的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特别是一些留过美的人士对美国情有独钟。但是现在已经开始有明显改变,我相信更多韩国专家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加理性地对待中国崛起以及其带来的变化。自从我开始写文章后,我对中韩关系加以研究,并专心阅读很多书籍。后来我发现韩国与中国的密切程度远远超过我此前的想法。在我看来,虽然韩国将会短时间内并存“中国机会论”和“中国威胁论”,但是与中国共同谋求发展的声音会越来越得到更多支持。 对于历史问题,我发现一些韩国民间学者,为了自身利益,确实肆无忌惮地张扬没有任何根据的主张。2011年4月,《环球时报》报道的“韩知名学者称韩国人祖先发明汉字”就是此类例子。虽然这样的主张在韩国并没有得到广泛关注,但确实让我感到遗憾。我认为,中韩两国需要加强交流,进而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 第七,还有就是你们韩国要索要历史上的最大王朝的土地,真搞笑,按照此理论美国就应该还给印第安人。你们不承认中朝边界,我们也不承认,因为我们送给朝鲜山还有水,当时毛主席是个浪漫的人,以为中朝会世代友好,就做了人情,但是看到现在的形势,我们吃大亏了。 答:我也在中国网上看到过韩国声称几乎整个东北地区都属于韩国这样的内容。更出乎意料的是,有时附加的图片十分夸张地显示韩国所主张的以前韩国的领土。首先,我想说的是,这里面有很多被扩大的成分,并且这导致不少中国网友对此产生疑问。坦白地说,对于长白山(韩国称白头山),中韩之间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以前大部分韩国媒体认为,1964年朝鲜与中国签订《朝中边界议定书》时做出了不小让步,可是后来韩国《中央日报》报道该议定书的具体内容,还称中国也有声音认为他们做出了让步。在我看来,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中韩之间的领土问题都不是很大,都是在用共同研究及探讨可以解决的范围内。 第八,韩国人在中国的企业对待中国人不公平,罚跪事件,让我们开始反韩了。韩国人把中国人当奴隶了,我们给你们劳动力,为何你们不尊重中国人?有罚跪的,有骑着打中国人的,韩国人的形象从此就是强盗。 答:虽然是极少数,但确实存在这样的韩国管理人员。显然,这是韩国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的例证。我相信这样的韩国企业都将无法适应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2007年至2008年,一些韩资企业“半夜逃遁”成了热门话题。这与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以及中国从2005年就开始调整外资政策,并且力度越来越大有一定关系。但是无论如何,拖欠工资、非法撤离,并留下烂摊子及失业工人是不可容忍的。这是韩资企业至今无法洗掉的丑闻。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并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情况。 因为是留言,所以比较混乱,我们没有整理,见谅! 一个喜欢韩剧、希望中韩朝永远和平繁荣的中国公民 2011年2月9日星期三 答:非常感谢您对韩国的关心,有机会我一定将您的想法传达给在韩国研究中国的相关机构。沟通才是硬道理! 引自 答中国网友八问
79人阅读
獨孤求敗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52页 “思想偏激”的大学生太少了
“思想偏激”的大学生太少了 2011年3月底,一则关于北京大学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北京大...
-
第55页 谁的北京大学?
谁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我也有幸地在北京大学就读过一段时间。我一...
-
第188页 答中国网友八问
-
第1页 推荐序:不代表祖国思考,不代表人民游历
这几年来南开找我聊天的外国人,有日本的加藤嘉一,有韩国的金宰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