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第一章 - 彼得吉丁 - 第3节
- 章节名:第一章 - 彼得吉丁 - 第3节
- 页码:第38页
《源泉》这本书呀,让我好几次拿起又放下。书籍一开篇就塑造的洛克的形象应当就是全书的第一男主角,最理想化象征。然而,就像有些读者评论的一样,因为其过度的理想化和脸谱化,他的行为言语不符合“平庸”大众的情理,所以开场就拉远了和读者的距离,反而是吉丁倒更有可能让人看见了自己。也许,安兰德老师应当学学中国古人的“藏锋”。既然第一章叫“彼得吉丁”,那就让小说以彼得吉丁开篇,在描述这些“庸碌之辈”的时,别过早暴露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既然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叙事,那就保持冷眼旁观,但又以细节暗暗嘲讽,对洛克的所作所为态度要始终暧昧。忍一忍,在最后再“刀剑出鞘”,一把划破之前所有面纱,剑指平庸之辈,这才有趣。
直到今天再一次翻开这本大部头,读到本章吉丁刚到弗兰肯事务所工作,与盖伊弗兰肯的一次精彩的上下级对手戏,好不容易让我突然有了一点看下去的兴趣。这一段,不就是每天在无数职场上演的典型的无知老板和聪明下属的对话吗?两人的神态、语言、小动作和弗兰肯办公室中的各种精致的细节在生动描绘场景的同时,充满了戏谑和轻讽的意味。弗兰肯是腹中空空的冒牌货领导,但你要做吉丁一样“懂事谦逊”的下属。
你看这段是不是让你想起自己的某些领导和同事。 “弗兰肯们”在说正事前,必须得给下属们一点正经工作之外事物的“谆谆教诲”,从而体现他某些过人优点,比如地产商宴会上香槟和葡萄酒如何选择和三两法语词汇,充分体现了他与其“设计师”身份相对应的高雅品味。同时还要鼓吹种种这些相比正经工作的“不可或缺”和“至高无上”。接下来按惯例和总也得有那么一点的知识,再加上给聪明下属们的点点暗示……而你,“彼得吉丁们”,只要在教诲时“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只要在领导抚弄领结、捻去线头的空白处,以最谦卑的姿态适当提出“建议”,帮助再由衷赞叹领导所必须做的改动和反驳——不管它合不合理——一项工作又完美完成了。
你知道,这一套流程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流程中,彼得吉丁觉得自己如鱼得水,而盖伊弗兰肯觉得自己真的很有品味。我想我对安老师的观点会在阅读中始终保持警惕,但同时也要对她这段精准地描绘拍案叫好。
77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1页 二十五周年再版序言 Introduction to the Twenty-fifth Anniversary Edition
长久以来我的阅读范围似乎过于局限于“悲伤的”“苍凉的”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描述人性的阴...
-
第38页 第一章 - 彼得吉丁 - 第3节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