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引言
润仁儿~
读过 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
- 章节名:引言
- 页码:第1页
P2
第二阶段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封建政府一面是打击,一面是提倡孝悌,任用宗族尊长,赋予他们控制卑幼的权力,确立封建制下的宗族制度。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到班固的《白虎通义》,都极力鼓吹、宣扬宗族制度,试图旧瓶装新酒,将曾经为奴隶制服务的宗族制度改装成为封建大土地所有制服务的宗族制度。汉武帝以后,新兴地主阶级不断成长,逐渐形成地方上的强宗大姓,尤其是那些以经学起家、世代仕宦的官僚地主,更是成为稳定性较强的高门士族。从东汉到魏晋,高门士族不断取得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诸多特权,一般的族众、部曲、佃客则依附其门下,被束缚在庄园中,由此形成了一种服务于地主阶级统治农民的门阀宗族制度。这种宗族制度与中古时期的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相适应。
第三阶段为宋元明清时期。自唐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一个转折时期,经济上随着封建经济的调整,庄园农奴制衰落了;政治上随着科举选官制度的发展,士族政治衰落了。与之相适应,门阀宗族制度也逐渐丧失了其活力。加之唐末农民战争,和唐末五代战乱的冲击,便日渐衰落了。五代、宋初时期,宗族关系出现松弛的趋势。宗族关系的松弛必然带来孝悌、忠义等伦理观念的弱化,这对封建专制统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宋朝统治者认为“非孝弟不足以敦本”,极其重视宗族制度的建设。经过地主阶级的一番努力,以“敬宗收族”为突出特征的宗族制度在宋代社会逐渐确立下来,并且历元明清诸代而逐步得到强化。这种宗族制度适应了近古时期的中国社会阶级状况。
P3
如组织方式而言,则有以若干世代的族属成员生活在一起为特征的同居共财大家族;以行为方式而言,则有以欺压百姓、称霸一方为特征的强宗豪族;以政治地位而言,则有以世代仕宦为特征的世家;皇族作为以血缘政治特权所形成的社会地位最高的宗族。
润仁儿~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页 引言
-
第1页 绪篇 唐宋之际宗族制度变革概论
二、门阀宗族制度及其衰落 P10 门阀宗族制在历史上存在了数百年之久,唐中叶以后,随着封建社...
-
第24页 上篇 宋代宗族的各项组织制度和原则
二、宗族的祭祀方式 (一)祠堂与祠祭 P76 在祭祀方面,祠堂兴起前的寝祭和祠堂祭祀都是以四...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