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第二章 社会学问题
- 章节名:第二章 社会学问题
- 页码:第51页
知识本身并没有美学或伦理上的意义。教育的成本及成效是社会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如果熟记乘法表能让大多数学生学会乘法,而另一种假想技法——即便教学法上更加合理,乃至会培养出少数的数学家,但一味重视教学的方法,或许导致大部分学生都不会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对于社会而言,追求大部分人掌握基本数学技能还是追求少部分数学家,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是理论知识当中的经验知识,还是学术知识,更推动文明进步,这一点目前在实践中还很难判定。 与此同时,社会很大程度上只关心教育的定性内容(qualitative content),如社会学规定确保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需要掌握多少知识,为此就会要求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要掌握这一定量的知识。除此之外,社会要求每一代人都必须掌握社会积累的知识的每一部分,这或多或少反映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而在现代条件下,社会累积的知识越来越多,单独的个体是不可能全部掌握这些知识的,因此,社会需要分工。而在一个大型的工业社会里,社会对于植物学家、语言学家的需求远不如对工程师的需求大。由于分工,有些知识会被逐渐遗忘,一种文明开始遗忘一些有用的内容时,这其实是一种退化。 现代教育科学过分重视所谓的教学技巧、教学方法,忽视了个体的幸福、社会的效益。我们并不否认,在教学技巧、教学方法领域,现代教育科学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尽管如此,我们似乎仍然有充足的理由对当下学校过分重视技巧、方法忽视其他而提出质疑,仅就此而言,当下的学校就不如过去的学校做得好。 当然,笔者眼下之意,并不是要恢复传统的教育体制,旧制度被废弃肯定也是因为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但是,我们发现旧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前现代时期对于迎接成功事业及公共事务所做的准备远比现代学生充分。传统的学术主要呈现出人文的特点,当下则是偏社会的,而未来应该是呈现出现代科学与工业主义(industrialism)的特点。在过去,当一位年轻人(a youth)离开大学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一位成年人(a man),因为他在大学里面掌握了所有成年人生活所必需的知识。但在我们当下,一位年轻人离开大学的时候仍然是个孩子(a boy),这并不是因为他或者他所读的学校退化了,而是因为社会本身的知识环境发生了巨变,教育的任务也被无限放大。社会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校课程所教授的知识,这两者之间达到同步尚需时日。因此,为适应社会的变化,教育的范围必须扩大到足以使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利用从各种渠道汇聚而成的社会公共知识。基于此,图书馆就有了新的存在意义,其重要性或许仅仅略逊于学校。 引自 第二章 社会学问题 王子舟:“图书馆既提供全面教育也提供专深教育,既是短期自修的场所也是终身教育的机构。”
76人阅读
杉明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页 绪论
图书馆是为满足现代文明需求而产生的,经过不断发展,如今,图书馆已经成为社会网络中的一个...
-
第6页 第一章 科学的本质
作为现代人,他同样像他先辈一样,听信权威,但是对于他而言,他接受“权威”只是因为他坚信...
-
第51页 第二章 社会学问题
-
第69页 第三章 心理学问题
阅读是一种孤独的行为。同一个房间内虽然有两位读者,当两位读者并不会接触,从某种意义上来...
-
前言
在呼吁尽快设立图书馆学校的过程中,快速增长的图书馆馆藏资源以及随之产生的日益复杂的问题...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