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中医经历的上海沦陷区
- 章节名:中医经历的上海沦陷区
- 页码:第135页
上海的吸毒者们尤其受到鸦片制品供应短缺的苦恼。他们会说:“没有白面我们受得了,但没有‘黑饭’我们一天也受不了。”起初,一家叫“宏济善堂”的药房可以确保供应毒品。这家药房从日本兵那里采购毒品,后者是通过天津—浦口铁路线在东北购买。游击队开始袭击其中段铁路线之后,宏济善堂的存货开始减少,于是鸦片价格暴涨。有钱人存积的“烟膏”(鸦片面膏)也成了中国汉奸“新贵”的一种地位象征。但中下阶层的吸毒者们不得不靠每天去买鸦片代用品度日,这些代用品的产地多半是福建和广东一带的当铺。他们制作的“鸦片”,是用砒霜、红枣、烟灰加糖浆一起闷煮,看上去的确像真的,但吸起来有一股呕心味,而且有毒。短时间内,这假货能助人驱走上海冬天的湿寒,使街头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产生温暖的错觉。但时间一长,毒性会聚集发作,这也就是为何冬日漫长的夜晚之后,街头总会出现无数尸体的原因之一。[1] [1] 陈[137]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第303—305页,第307页。 引自 中医经历的上海沦陷区
53人阅读
之龢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23页 中国明清朝代公共领域的界限
结论:礼教以及市民社会的局限 再现从明朝到清朝文人学士们政治参与的界线,为20世纪中国的知...
-
第135页 中医经历的上海沦陷区
上海沦陷时期,虹桥疗养院所占用面积巨大的房产是高价租来的。为了提高盈利,丁医生当起了二...
-
第135页 中医经历的上海沦陷区
-
第143页 中医经历的上海沦陷区
日本警察也许能压制刑事犯罪,但因为他们让中国的“皮帽子军”协助占领上海,而对居民安全产...
-
第152页 中医经历的上海沦陷区
从东门和西门开进来装满军人的卡车,他们下车后马上在场上列队。跟他们在一起的另一些人——...
> 查看全部2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