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第四章 梦的化装
- 章节名:第四章 梦的化装
- 页码:第138页
这很可能是一种具有普通意义的发现,第三章所举的梦例表明,也存在着一些不加掩饰的欲望满足的梦。但是在欲望满足难以辨认出来的那些梦中,欲望已经披上了伪装,这必定是梦者对欲望有所顾忌;正是由于这种防御,欲望为了表现自身,除了化装之外,就别无他法了。我试图找出与这种内心精神事件相应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哪儿才能找到与这种精神活动相类似的化装现象呢?只有当两人相处,其中一人拥有一一定权力而另一人又非服从不可时,才出现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个人就会将自己的精神活动进行化装,或如我们所说,加以掩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这种掩饰;连我对读者们解释我的梦时,也不得不采取类似的化装,甚至诗人也埋怨过这种伪装的必要性: “ 能贯通的最高真理,却不能对学生直说出来。”(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分第4场))
`````` 稽查作用和梦的化装这两种现象在细节上如此吻合这一事实,证明了它们是由相同的原因所决定的。我们可以由此假设,每个人的梦由于两种精神力量(或可描述为倾向或系统)的作用而各有其不同的形式。其中一种力量构成欲望,用梦表现出来:另一种力量则对梦中欲望行驶稽查作用,迫使欲望不得不以化装形式表现出来。仍需探究的是行使稽查的这第二种动因力量究竟是什么性质。如果我们记得在进行分析之前,我们意识到的不是隐藏的梦念而是记忆中的梦的显象,我们自然有理由假定,第二种动因的特权就是让梦的隐念进人意识。不通过这第二种动因,第一个系统的任何观念似乎都无法抵达意识;而要通过这第二个动因,又必须由该动因行使权力,把寻求进入意识的思想改变成为它认为适合的形式。于是关于意识的“实质“我们也可以得到了一个明确的概念:我们把事物变成意识的过程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动作,有别于或独立于形成表象或观念的过程;因而我们把意识看成是感如来源于别处资料的一种感官。可以证明.这些也是病态心理不可或缺的基本假设、后面我们还要详细讨论[见第7章,特别是第6节610页以下]。
银翼在1917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1页 梦的刺激和来源
梦的来源可分四大类:1.外部(客观的)感觉刺激;2.内部(主观的)感觉刺激;3.内部(机体的...
-
第138页 第四章 梦的化装
-
附录:论梦|649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