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已无张居正
- 章节名:世间已无张居正
明朝以道德为上,以四书作为规范人民的准则。
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
本朝的立国以伦理道德为根本,以文官集团为支柱,一切行政技术完全在平衡的状态里维持现状而产生。
一个喜欢活动的人物具备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无法用之于作出积极的创造。皇帝的这种苦闷乃是历史的悲剧。
(万历皇帝苦闷的不仅是要忍受各种礼仪,还有虽然贵为天子,但其实是处置国事的象征者,所做所想都受到文官们的限制。)
万历皇帝缺乏他叔祖的勇气、积极性和寻找快乐的情趣。他从小开始就没有一天体会到自由的意义,也不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而获得臣下的尊敬,所以就难怪乎他不能向臣下提出明确的主张了。他读过有关他叔祖的记录,深知文臣集团只要意见一致,就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既然缺乏坚强的毅力,这个孤立无援的皇帝只好一再向臣下屈服。然而他又不是一个胸襟开阔足以容物、并以恕道待人的皇帝,他的自尊心受到损伤,他就设法报复。报复的目的不是在于恢复皇帝的权威而纯系发泄。发泄的对象也不一定是冒犯他的人,而是无辜的第三者。积多年之经验,他发现了最有效的武器乃是消极抵抗,即老子所谓的“无为”。
26人阅读
梦到内河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首辅张居正和继任者申时行
平心而论,张居正对待一般文人,确乎过于偏激而有失宽厚。 张居正纵使因为他们没有济世之才而...
-
张居正遭人痛恨原因
为什么张居正这样令人痛恨?原因在于他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
-
世间已无张居正
-
正德皇帝轶事
1518年秋天,正德皇帝要求大学士草拟敕旨,命令“威武大将军朱寿”再次到北方边区巡视。...
-
戚继光抗倭
在抗倭战争中功绩最为卓著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