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德格印经院记
- 章节名:德格印经院记
- 页码:第196页
没完没了的楼梯,藕断丝连的暗道,意想不到的出口
印经院是一座并不高峻的三层建筑(底层除外),
70%以上的藏文化典籍都收藏在此,有30+万块雕版,6000+块画版。
从甘孜穿越峡谷到德格。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
唐朝,整个藏文化区域,分为上阿里三国,中卫藏四如,下多康六岗三部分。德格就在下多康六岗的色莫岗,处于多康与卫藏相连接的重要部位。卫藏的政治与宗教文化与多康的彪悍英武的族群发生了联系——渐渐融合,蜕变为今天的康巴文化。
德格——藏语意为“善地”,原本是一个土司家族的名称。在藏区历史上地位显赫。
1729年,雍正7年,建造印经院的庞大计划展开——藏书楼+出版机构。
明末清初,德格家族迅速扩张,变为地名。
印经院选址在土司官寨西南30米的小山包上,与藏族传统风水中的“八瑞相”吻合。其山水格局是一串吉祥宝地的符号:妙莲,吉祥结,宝伞,右旋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金鱼。金沙江的两条支流——色曲河与欧曲河,在此汇聚。
除了酥油灯,殿堂拒绝冥火。
46人阅读
雀替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80页 碉楼记
房屋的帽形顶层“拉吾则”,从侧面看是月牙形造型,宗教意义——四方诸神。形状似牦牛头,代...
-
第188页 碉楼记
有些碉楼对内部结构进行修复,内部攀援的楼梯全是独木梯,几乎与地面垂直。 战争的极限是和平...
-
第196页 德格印经院记
-
第207页 德格印经院记
最古老的雕版——《般若八千颂》,刻于1229。在德格第十代土司,第四世法王松节登巴时代,以...
-
第217页 布达拉记
每天阳光最早降落在布达拉宫金顶上。 金色歇山顶的沟槽 旅游者从东门进入布达拉宫,而朝圣者...
> 查看全部1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