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 页码:第1页
采食昆虫是云南人重要的食物来源。滇南西双版纳、普洱等地,竹虫最常见;在滇中哀牢山区的街子上,蚂蚱最常见;在大理牛井,我见到了蜻蜓幼虫;在保山右甸,我见到了核桃虫……而在云南各地的街子上,最常见的却是蜂蛹。 引自第1页 ——小引
在雨季,云南大部分县城每天都有菌街子,多半集中在某一条街,没有规定,约定俗成。 菌街子一般在下午四点开业直至天黑。清晨,山里的人们到山林里拾菌子,只有到下午才能将新鲜的菌子送到街子上。 引自第1页 ——青头菌
鸡枞可以做成油鸡枞。《滇南杂志》说:“盐而脯之,经年可食;若熬液为油,代以酱豉,其味尤佳,浓鲜美艳,侵溢喉舌间,为滇中佳品。” 引自第1页 ——鸡枞菌
一次从易武坐公交到勐腊县城,跑了两个多小时,大家都昏昏欲睡,车子忽然停下来,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探头张望,却见司机拎着一把砍刀钻进路边的林子里去,一会儿出来,很不甘心的样子,原来他来时看到的一片竹笋被别人砍走了。 引自第1页 ——酸笋
至于汤,青苔汤就是最简单而鲜美的猎人汤之一。先在河边取几块河卵石扔到火堆里烧着,然后在地上挖一个小坑,采几片芭蕉叶垫里面,做一个临时的锅,用竹筒取水倒进去,适量。到河里采一点青苔,有其他野菜也可采一点,洗净,放到“芭蕉锅”里。看看卵石烧红了,用竹棍取出来,丢进“芭蕉锅”里,噗噗有声,森林里的青苔汤就煮熟了。然后,用竹筒舀着享用,原始的情趣。 引自第1页 ——青苔
云南的青菜能长到很大,一米多高的青菜也常见,外地人见到以之为奇。 引自第1页 ——苦菜
牛干巴的吃法主要是切成薄片用菜籽油炸,因其干硬扎实,用刀很不容易切开,要横丝切,这样能薄能厚,吃起来也便于咀嚼。 引自第1页 ——牛干巴
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其“卷上”记有此种独特食物:“容南土风,好食水牛肉,言其脆美。或炰或炙,尽此一牛。既饱,即以盐酪姜桂调齑而啜之。齑是牛肠胃中已化草,名曰圣齑。腹遂不胀。”唐代岭南人的“圣齑”,就是现代云南傣族的“撒撇”。 “撇”,意指牛肠内的苦汁。“撒撇”合起来就是以牛肠内的苦汁为蘸料的食物。 引自第1页 ——牛撒撇
腌蚂蚱是墨江等地方的特色食品:剪去蚂蚱的翅膀和脚肢,除去内脏,用水淘洗晾干,入锅中文火炒黄,起锅,冷却,拌入盐、姜、白酒等各种配料,装入罐中,腌,十天半月后即可食用。 引自第1页 ——蚂蚱
8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