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第二章 之从爱与自由谈谈理论 谈谈选择
- 章节名:第二章 之从爱与自由谈谈理论 谈谈选择
- 页码:第57页
直接从序言飞跃到第二章,是因为我其实是在很多年前,娃一岁的时候开始,跟着秋色的博客开始育儿之路,所以现有的书籍内容,对我来说,是一份多年陪伴结集而成的纪念品,大部分文章对我来说属于复习,但序言不是。
复习的时候,可能会有新感受,所以值得复习。
直接飞跃到小学因为目前在小学高年级,所以阅读顺序将是小学-初中-回头复习幼儿园。
“谈教育理论的尴尬在于,即使是认同同一理论的父母,解读也未必完全相同,更勿论操作。”
所以现在对快乐教育的非议,对爱与自由的非议很多,多半原因,其实是理解不同的结果。
“爱与自由,爱,我理解是父母对孩子无条件地接受,爱他,因为他是他。爱绝不意味着无条件的满足。自由,是给予他空间自由地发展,最终令他有思想上的自由。自由与行为上的规范并行不悖。”
事实上,学会正确的爱并不容易,度的拿捏,在每个具体问题上都会考验父母的尺度。无条件的接受也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对孩子来说,你无条件的爱是否被他感受到很重要。也许你内心里,无论你的孩子最终会怎样,你都不会放弃他,但可能你的言语里,并没有传达出这一点。只要孩子感受不到,无条件的爱,就是一句空话。换句话说,如果你因为他的成绩好而笑逐颜开,成绩差而横眉冷对,再说自己无条件,也只是虚伪的空话。
重要的不是你怎么以为自己,而是你的孩子怎么感受你。
另一方面,无条件的爱本身就很难。当他讨厌的时候,当他莫名其妙不讲理的时候,当他无礼冒犯你的时候,当他反叛挑衅的时候,热血冲脑的时候没有人还能爱。我也曾冲口怒说不要跟我说话了我看见你就够了这种伤害孩子的话语,那个时候如果还坚持说那种情境下我依然有无条件的爱只能解释为非常虚伪。。。
作者荐书提到了《爱与自由》,在育儿早期,小巫、孙瑞雪、李跃儿都曾是我的指路明灯。《育儿百科》我没有看,那时我的指导书是郑玉巧育儿经;《少有人走的路》是很多年前在博客上看秋色推荐后看的,后来曾一读再读,但依然觉得值得重读。
“因为这些年我发现,怎样教育子女,其核心在于父母是个什么样的人
至少在孩子青春期之前,父母大体可以决定孩子生活的方向。极左,有一年带着孩子参加30场学科竞赛的;极右,有辞工退学到山清水秀指出合作社养娃的。孩子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他没得选。”
是这样,但是孩子有多大程度上的没得选,可能在青春期就会出现多大程度的反弹。有孩子青春期彻底弃学,因为小学时品学兼优,家长惋惜着急徒呼奈何,究其原因,是小学时孩子自己可以选择的生活内容太少。
题外话是今天微信上有人转上海一个小学五年级孩子跳楼自杀了。里面是家长群里的截图,据说是因为作业拿走找不到了。有个家长说评论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我看到了只觉得冷血。因为压倒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意味着骆驼太脆弱连一根稻草都承受不了。
讽刺的是,在那个鸡血群里,大家看完这个信息,没有发表任何评论,继续聊着一位藤校儿子老妈的十个藤校offer该选哪一个的烦恼。
不是说不能鸡血,也不是说鸡血都有伤害,但这群热情的带着梦想用孩子来拼搏的爹妈里,一定有会伤害孩子的。而我,也需要时刻注意反省,我是不是带着美好的愿望在伤害孩子,用她来满足我的人生。
“理论一毛钱一打,父母的任何行为都能找到理论支持。通常是早有了心中的钩子,才挂上某理论的外衣。危险在于网络的发达易于同类的人聚集,圈子里都时候秉承同样信念的人,相互肯定鼓励,以为那就是人生的唯一正确选择,甚至是唯一可能选择”。
“多看看与自己选择不同的人。即使不认同,如果能理解,对自己也是种丰富”。
其实以上观点,不仅适合于做父母,适合于人生的所有领域。世界上不止有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我们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出来,带着属于自己的滤镜来判断分析解决,所以我们才如此不同。没有谁更正确的说法,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
“讲到自己的选择,我个人受平井信义影响最大,希望孩子成为有幽默感、有自觉性、有体谅之心的人,致力于培养他作为普通人的基本技能和良好心态。恰当与否,需要等孩子长大后他来评价。人生就时候这样,一次只有一种不可逆的选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也得往前走。”
那么羞愧的说一句,我不知道平井信义这个人,但这次知道了。。。。。。所以跟着偶像走,会学到新知。。。
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回到最初,她刚出生开始我立下的愿望,我希望她健康,具备自食其力的技能,具备幸福的能力,也就是具备抗挫折,即使生活不顺利依然可以抬头看见阳光的能力。然而回头想想,那些愿望是愿望,我并没有在这方面多做什么,我依然划着奋斗的小船,和鸡血群里的妈妈们一样,围绕着学业和大学,奋勇的冲过小风浪,没抬头看看大方向。我还没开始教她划船的技能。。。。。。
米米熊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页 前言
“是否在意别人的看法,是否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也是容易观察到的特征”。 虽然具体事例上的...
-
第3页 序言
秋色在谈到基础教育在于文明的举止时说,知乎上有个帖子,“哪个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值得...
-
第57页 第二章 之从爱与自由谈谈理论 谈谈选择
-
第58页 情绪管理与行为指导
“家长希望孩子永远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不会烦躁、不安、忧伤、愤怒,是必定会失望的。 ...
-
第59页 情绪管理与行为指导
“接纳自我情绪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源于父母对孩子情绪的理解。所谓有质量的陪伴并不...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