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卷一 第三章 高加梅拉会战
长虹剑 (生民有此身,仁義即固有。)
读过 西洋世界军事史(全三卷)
- 章节名:卷一 第三章 高加梅拉会战
- 页码:第95页
说到这里,在这个战斗序列中并无什么特殊的意味。其排列都是正常的,与在格拉尼库斯会战和伊苏斯会战中,都颇为相似。但是战术却不同,而在观念上却与色诺芬所叙述的,居鲁士在提门布拉(Thymbra)之战中所面临的情况极为接近。亚历山大可能曾经熟读过色诺芬的著作Cyropaedia,他又把那次半神话性会战的战术,应用在这一个会战中。 引自 卷一 第三章 高加梅拉会战 愚案:富勒所述亚历山大熟读之书,指的正是色诺芬的《居鲁士的教育》。色诺芬对亚历山大的影响,可能还高于亚里士多德,因为亚历山大王国的治道与色诺芬笔下的居鲁士王国惊人的相似,都指向单一主体民族领导下多民族融合的、统一封闭世界的大国,即小枫先生爱说的自成一个“天下”。今之小人受我党鼓吹个体性直接实践的误导,说毛主席是泥腿子,亚历山大是不必读书的伟大实践家。毛主席熟读古注本《资治通鉴》,多有圈点(详细参考《毛泽东阅点资治通鉴》一书)。亚历山大熟读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超越民族主义、以德行区分“夷夏”、敌友的族群观恰恰源于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贵族(接近于华夏所谓“君子”)和世俗贵族的区分,不过现代人只有傲没有娇,一叶障目,死不承认)。读微不足道的八卦之书(我讲得不仅是流俗意义上的八卦,还有现代历史“学者”批量制造的无意义的史料堆砌)固然不如不读,读经典却也是一种实践,只是我们获取的不是直接经验,而是先贤的间接经验。个人的直接经验绝非如我党鼓吹的那般可靠,受时空限制,个人的直接实践所得实际十分有限,且还有一叶障目的问题,毕竟经验是经历和个人理智加工后的产物,如果个人智识太低,会存在更多误判,直接经验的可靠性也会很低。我党教科书尚且不得不承认,人的“知识”大部分来自间接经验。今人老觉得不读书、直接搞实践强于读书,自以为比毛主席、亚历山大、拿破仑还聪明,你们自我感觉好得想上天,觉得先贤传了几千年的间接经验不值一提,我也只能说你们高兴就好。该劝的我都劝了,你们偏不听,那各存己见,就效仿你们臆想出来的“泥腿子”毛主席去吧。只能看你们什么时候吃了大亏,一百个人里有几个能悔悟,回来学学毛主席啃点大书。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