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若隐 (I learn to be myself~)
- 章节名:《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 页码:第75页
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前做功课,想起之前买的这套丛书,翻出讲海外藏品的这册《四海遗珍的中国梦》,先读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章,惊叹于工艺的精巧,也学习了博物知识,了解了文物流失海外的经历。
这幅画像画的是头等侍卫呼尔查巴图鲁占音保,第二次平定西域的第46号功臣。 画作的上部注有乾隆皇帝题写的满文和汉文评语。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明轩”陈列着中国明代的家具。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这套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共14件,由铜禁和13件酒器组成。 中间的长方形台座叫作铜禁。 卣、尊属于盛酒器,觯、爵、角、觚是饮酒器,盉是调酒器,而斝是温酒器。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北魏时期的石浮雕《皇帝礼佛图》。 居于中心位置的皇帝是北魏孝文帝。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辽代三彩罗汉像,来自河北省易县的八佛洼山岩洞。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我国已知最早的十六罗汉群塑,忠实地反映了北宋初年宋、辽边境佛教雕塑的风格和技艺。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这座佛像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干漆夹苎法——一种为各种制品外表装饰和保护的技术,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台州。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整件玉器呈现弯曲回头的状态,有“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 “玉”比喻美德,“如意”有吉祥的寓意,因此玉如意成为中国吉祥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物品。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它的质地是罗——一种轻软的丝绸,图案呈单元分布,每一个单元都由一根树枝上三颗饱满的石榴果实组成,果实中绘有婴孩。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此画的作者是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 此画曾被张大千收藏过,钤有他的印章。 画作以立幅的形式表现了山野的隐居环境。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经变”就是用图画的形式来展现佛经的内容。 在佛教世界里,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是治疗疾病、解救苦厄的化身。 画中端坐着药师佛,12位神将陪伴在他的左右,形象地表现了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豇豆红是一种红釉瓷器,清代康熙年间烧造成功。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有些器物的釉色中还散缀有天然的绿色苔点,堪称豇豆红瓷器的上乘之作。 引自 《四海遗珍的中国梦》第三章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技艺
12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