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典希腊
- 章节名:一、古典希腊
希腊并非一个国家。古代希腊只是众多城邦国家的集合体,古代希腊的历史是众多的城邦国家之间冲突不断的历史。
一、斯巴达
公元前8世纪末,吕库古制定“宪法”(变成“宗教”),斯巴达确立身份制和政体。
斯巴达公民:从20岁到60岁的现役人口,不超过15000人。他们要服兵役,名闻天下的斯巴达战士指的就是这群人。
庇里阿西人:为军人阶级提供必需物资的手工业者或商人。
希洛人:国有农奴。终其一生为统治阶级的斯巴达战士耕田种地。
三个阶级的人口比例=1∶7∶16。
二、雅典:接力赛,由梭伦、庇西特拉图、克里斯提尼、地米斯托克利、伯里克利5人团队完成。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公民掌控国家政治方向”,而是“精英构思并提出国家政治方向,交由公民决定”。
1.梭伦(BC594)
2.庇西特拉图(BC546—527)
vs平原派(吕喀古斯)、海岸派(麦加克勒斯)
提升经济实力采取的措施:①大家都愿意接受的、有信誉的本国货币;②保证国内稳定,与他国建立友好关系;③生产高档商品。
公元前527年去世,儿子希庇亚斯和希帕克斯统治。遭遇变故:
公元前519年,底比斯攻打普拉塔亚,雅典卷入(内忧外患)。纳克索斯岛僭主吕戈达米斯去世(失去商船的航线)。
公元前514年,弟弟希帕克斯遭遇暗杀。
海岸派领袖克里斯提尼东山再起,联合斯巴达攻打雅典。(在斯巴达,享有公民权的人绝不允许身为商人、匠人和农民的庇里阿西人和希洛人进入公民社会。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庇西特拉图体制”的危险,担心给自己国家的下层人带来不良影响)
公元前510年,雅典专制统治宣告结束。克里斯提尼胜利。
3.克里斯提尼(BC508)
城区、沿海区、内陆区各划分10个区,将三个地区的各区之间合并为“部落”,再将每个行政区划分成3个“特里提姆”,各特里提姆再分成5个“德谟区”。
共产生10个“部落”、30个特里提姆和150-170个德谟区。
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后的雅典政体(公元前508年—公元前322年)4.地米斯托克利
经历「希波战争」
5.伯里克利
宁止水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一、古典希腊
-
二、希波战争
一、背景 1.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崛起 BC539年,居鲁士征服巴比伦。中东全域进入波斯统治之...
-
三、伯罗奔尼撒战争(BC431-404)
一、背景 BC464夏,斯巴达发生大地震,无公民权的希洛人叛乱。斯巴达新国王阿希达穆斯。 BC46...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