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卢梭《忏悔录》
- 章节名:卢梭《忏悔录》
- 页码:第58页
这一体裁不是卢梭的“发明”,但是他一下子挖掘出了它的几乎所有潜能。他的《忏悔录》不仅是第一部自传,而且从历史的角度看,因为《忏悔录》写于1776至1770年间,相当于当时的文明来说,它也许是最为大胆的一部自传。有五个从根本说来全新的特点在此值得一提:
卢梭大量使用小说技巧以复现过去:这已经不再是谈论过去,而是重建过去;另外,他使用人称叙事(p.59)的所有方法与读者建立一系列复杂的关系。
卢梭是一个寻找自己身份的人。他不满足于说出对于自己已知的东西,他期望通过写作自传来重新认识自己。因此,自传写作对他来说是一种充满希望、也充满风险的行为。
他发现了个性起源的重要地位,对于他的存在的一切开始和源头都给予特别关注。单是《忏悔录》第一卷的构思和方法就足以打乱此前人们对于童年及其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的观念。
他追求一种新的个性模式,他在性方面的忏悔的真正大胆之处更多地体现于心智方面,而不是体现于道德和社会方面(突破某种禁忌)。他关注此前一直被忽视的(儿童的性欲)或可笑的(自恋)现象。令他感到如此为难的不是丢脸,而是严肃性。精神分析学在《忏悔录》发现了如此多的素材也就不是偶然了。
最后,他阐述了一种自传问题的理论并以此作为实践的基础。(中几个字略)
卢梭一下子使该体裁达到一种完美的高度,也改变了该体裁的历史进程:此后,不论是谁,只要他准备写自己的生平,就会想到卢梭,不管他是想模仿他还是想批判他。人们不得不以卢梭为参照了。
乔庄皮皮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7页 自传与自传体小说
现代自传并非是在和传统传记的一刀两断中诞生的(而且甚至在卢梭之后直至今天,仍有一些自传...
-
第58页 卢梭《忏悔录》
-
第87页 瓦莱里批评普通自传
瓦莱里对普通自传提出了两点指责:在认识方面是一种幻想,在交流方面是一种卖淫现象。他用下...
-
第51页 瓦莱里和笛卡尔《方法论》
(非宗教)志向叙事 在该类作品中占独一无二地位的当数笛卡尔的(p.52)《方法论》。它看上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