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通向外部世界之路-第三章交流与机会
- 章节名:通向外部世界之路-第三章交流与机会
- 页码:第37页
37审查和保密机制从源头上阻绝了大量的信息传播,但还有更多信息难以到我们眼前。这是因为“观念的流通”。--宣传家为使观念流通的限制能覆盖到所有人而付出的努力从政府的战时宣传活动中可见一斑。
39政府每放松一次护照或海关检查程序,每开通一条新的铁路或一个新的港口,每建立一项新航线,每调整一次交通运输的价格,每改变一次邮件传输的速度,每减免一次电报内容审查程序或下调一次发报费用,甚或每一项公路建设完工以及拓宽或改建工程,都影响着观念的传播。
40一个人收人的多少深刻影响着其接触外部世界的范围。--只要有钱,信息交流中几乎任何有形的障碍都可以被克服。——个人和群体收入的高低决定着交流所能达到的高度,但是人们对观念也会影响其对收入的支出,进而左右其未来的收入情况。 即便审查、保密、信息沟通的障碍壁垒不存在,但是个人如果受困于生活的了无生趣,以及自己对于人类生活的莫不关系和麻木不仁。尽管与外在世界的沟通的渠道畅通无阻,一个趣味盎然的世界等着他们去探索,但他们对此视而不见。 他们的一举一动仿佛被无形的绳索拴着,只能在一个固定的半径内活动,而这个半径就是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规则及其框定好的熟人圈子。
(有些养尊处优的人将大部分的闲暇和闲钱用于开车兜风和品评汽车,用于打桥牌和评论牌局,用于观看粗制滥造的电影和其他文艺作品,用于喋喋不休的和臭味相投的人唠叨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在这样的情形中,人们并不会面临审查保密,高成本等信息沟通的障碍或壁垒,而只是受困于生活的了无生趣,以及自己对于人类生活的漠不关心和麻木不仁。尽管与外在世界沟通的渠道畅通无阻,一个趣味盎然的世界等着他们去探索,但他们对此视而不见。)
41无论不同社交圈子的门槛是什么,社交圈子一旦形成,就不再是一个基于经济状况区分出的阶层,而是更接近于生物学上的族群。个人对一个圈子的归属感,会更多的与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以及生儿育女的行为相关。更确切的说,这种归属感涉及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追求。 正因如此,在社交圈子中,人的观念会受家庭传统、面子意识、礼仪教化、品位和格调等方面的标准的影响,这些标准就是一个社交圈子的自身形象的图示,这一图示会被绵延不绝的植入子孙后代的观念。 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社会地位差异,又会在婚姻、战争、社会动荡中显露出来。上述观念为所有个体共同秉持,并帮助维持群体的一系列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被特罗特归纳为“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44我们只需要牢记社交圈子如何强有力的作用于我们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观念交流、社交圈子如何替我们决定接受何种信息,以及我们如何判断和评价这些信息就可以了。
既然地位和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会看到、听到、读到、体验到什么,以及哪些信息能够被获准传达给我们,让我们看到、听到、读到和体验到,那也就难怪我们会更习惯于进行道义判断而非展开建设性的思考。 但是,要想进行有效的思考,首先要避免进行判断,这样才能重获一种单纯的视角,摆脱情感因素的影响,令自己充满好奇心并且襟怀坦荡。
卷毛C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6页 第一张 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
社会充满希望与期冀,大家坚信自己眼前的这个世界就是世界的本来面貌。 “神将大地悬在虚空”...
-
第29页 通向外部世界的路-第二章审查与保密
33我们如今把这叫做宣传。宣传家能够阻止人们对事件形成独立的见解,他们对新闻进行操控,以...
-
第37页 通向外部世界之路-第三章交流与机会
-
第46页 通向外部世界之路-第四章时间与注意力
46人们每天给予公共事务的注意力算一个估算,三次估算结果一致,大多数人为15分钟。18%的人在...
-
第51页 通向外部世界之路-第五章速度、词语和清晰度
一望无际的外部世界主要是通过文字呈现给我们的。 53词语如同货币般反复流通,今天被用来唤起...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