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与“强国梦” “举国体制”反思录 等
- 章节名:“女排精神”与“强国梦” “举国体制”反思录 等
1988年4月,作家赵瑜的《强国梦》赶在汉城奥运会之前出版,给亢奋的中国泼了一盆冷水。赵瑜分析,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成绩被夸大了,因为意识形态等政治原因,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没有参赛,中国代表团算是占了便宜。赵瑜大胆预测,汉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不过四五块。 此言论一出,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惊出一身冷汗,领导层和舆论也有不少对赵瑜的批判。这些批评在汉城奥运会后全部沉默了:5块金牌的成绩印证了赵瑜的分析。《解放军日报》由此发表评论,“现在需要把《强国梦》从废纸篓里捡回来了”。 《强国梦》受追捧的根本原因是,它对中国的“举国体制”提出了冷静的批判和质疑。“竞技体育和全民运动是两码事,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对体育的定义是畸形的”,赵瑜说,促使他写《强国梦》的直接原因是一件小事。有一次,女排又赢球了,第二天他去白求恩医院找朋友,一进医院,走廊里外都是病人,开着拖拉机和坐着毛驴车的农民排成长队,这和女排夺冠时的全民疯狂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体育改革那么多年,只抓竞技体育,老百姓的健康状况一年不如一年,你谈什么‘强国梦’,自称什么‘体育大国’?” 引自 “女排精神”与“强国梦” “举国体制”反思录 等 教育
1982年秋天,武大成为中国当代第一个全面实行学分制的高等院校。 至今仍在全国各高校推行的双学位制、主副修制、插班生制、转专业制、第三学期制、贷学金制都起始于八十年代的武大。 因为自由民主的气氛,当时不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纷纷来书,希望通过转校的方式,飞向“空气清新”的珞珈山。而仅武大1977级1194名学生中,就有40多名学生提前半年至一年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沿海城市的用人单位,尤其是当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和海南对武大的毕业生情有独钟。 引自 “女排精神”与“强国梦” “举国体制”反思录 等 《八十年代思想交锋史》
1980年6月5日,《甘肃日报》头版发表《高学兰养鸡对不对?》一文,并配发社论进行大讨论,一场关于鸡的讨论变成一场“姓资”还是“姓社”的思想大辩论。 类似讨论频见报端,《人民日报》连发21篇文章,争论广东农民承包的一口鱼塘和几名雇工,《经济日报》持续40天讨论关广梅能不能租店做生意。 八十年代,中国科幻写作陷入低谷,有人归结原因是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科幻作品被定义为“精神污染”。《人民日报》评论称:“一些挂上‘科学幻想’招牌的东西已经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并已造成科学上和精神上的污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极少数科幻小说,已经超出谈论‘科学’的范畴,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 引自 “女排精神”与“强国梦” “举国体制”反思录 等
103人阅读
momo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页
八十年代留下了哪些精神和文化遗产?张贤亮说:“勇气,这是八十年代最可贵的东西。”刘再复...
-
“女排精神”与“强国梦” “举国体制”反思录 等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