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通俗戏剧生态层。Neil Simon & Sam Shepard的比较。
- 章节名:20世纪中叶通俗戏剧生态层。Neil Simon & Sam Shepard的比较。
美国新现实主义运动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易卜生反对偶像崇拜,批判资本主义道德价值观,宣传个性解放和社会变革的戏剧主张;萧伯纳揭露资产阶级陈腐思想、保守观念、阶级偏见和虚伪自私,提倡戏剧的哲理性和教育意义,把笔触深入社会底层描写小人物的社会和命运悲剧;契诃夫剧作悲凉的世纪末情结;浓郁的诗情与复杂的人物关系设计,尤其是他与莫斯科艺术剧院高品位、高质量、超越商业意义上的合作,均推动了美国本土戏剧变革。
--
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百老汇活跃着一位怪杰,一位调动自己的喜剧才情不断刺激着观众的愉悦神经,连续不断地推出轰动剧目的通俗剧作家。他就是被称作百老汇宠儿的尼尔.西蒙(Neil Simon, 1927一 ) 。尼尔·西蒙60年代初涉足百老汇,差不多每年贡献一部票房收入极高的作品。他在剧院老板和经纪人眼中成为争相罗致的摇钱树。截至目前西蒙有30余部剧本在百老汇上演,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电影、电视剧本。然而美国剧评界对西蒙的接受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开始他们视早期西蒙为肤浅无聊的、在散发铜臭的商业剧海中喧嚣弄潮的媚俗小丑,拒绝去审视其剧作连珠妙语、荒诞谑头、闹剧场景背后的严肃主题和社会批判力量。
西蒙自己也曾一度用对抗的情绪蔑视理论家们经院式的贵族品鉴立场,甚至刻意追求剧场轰动效应。
西蒙又认为自己的喜剧主题都是严肃,所谓喜剧与悲剧不容混淆的观点并不符合社会生活的实情。作为生活的模仿和艺术反映,戏剧应是悲乐情绪的糅合物。70年代以后一些剧评家认识到西蒙喜剧对美国中产阶级道德体系的某种嘲弄和对后现代都市生活中物欲文明的讽喻挖苦,于是奖誉和花环逐步堆积在这个曾被正统戏剧界所不齿的百老汇“淘金者”的脚下。
1991年西蒙的《迭失于扬克斯》 (Lost in Yonkers ) 同时获得托尼奖、戏剧书桌奖、普利策奖的最佳剧本桂冠,便是极具象征意味的证明。
尼尔·西蒙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服装推销员。西蒙从小生性活泼,幽默好动,但是经济大萧条给西蒙家庭蒙上阴影,他为了逃避父母之间的争吵冷战往往躲到电影院去。卓别林喜剧片让少年西蒙惊诧不已,百看不厌。
--
谢泼德1943年出生在伊利诺斯州的谢立登要塞,父亲是空军飞行员,当时正在意大利参战。
1979年《被埋葬的孩子》 ( Buried Child)赢得了普利策戏剧奖, 1986年《心灵的谎言》 (A Tie of the Mind)获得纽约剧评人奖。谢泼德是个戏剧、电影双栖艺术家,同时又是颇有造诣的演员、导演和摇滚乐爱好者。
在舞台剧创作方面谢泼德是演艺圈内有名的快手,他在回忆早年旺盛的写作热情时曾说:“我随时随地不停地写。当我不写时,我就思考它们或在我脑海中'写作。我可以同时把六七个剧本的主题搅和在一起考虑,我简直无法再加快速度去记录那些从我胸中流过的创作素材。”
目前谢泼德有40多部舞台剧本, 7部影视剧本,其中《巴黎,得克萨斯》 (Paris, Texas)在1984年戛纳电影节上获棕榈奖。另外还有大量的散文、诗歌、回忆录。
--
在当代美国剧坛谢泼德与尼尔.西蒙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先后在60-70年代进入戏剧领域,被研究者视作那一代人中最有才华和最为出色的两位剧作家。
他们还都不是戏剧科班出身,完全凭借兴趣和爱好走上戏剧创作道路。在获得舞台剧的成功经验后他们又都转向好莱坞,在影视剧方面大显身手。其,谢泼德和西蒙的创作数量之多,影响之大,代表了前卫戏剧和商业戏剧的两个不同发展方向。
谢泼德剧作的艺术成就、思想性和精神价值,受到知识分子和研究界的好评,但是在总体上不大被百老汇商业舞台所接受,获得正统的戏剧奖也比较晚。西蒙是百老汇的摇钱树、票房奇迹的制造者,不幸的是,他的剧作在很长时间内难入严肃剧评家的法眼,主要剧作也基本与普利策奖、纽约剧评人奖、托尼奖等奖项无缘。
这一点与谢泼德也很相似。第三作为美国两个最具生命力的戏剧生态的代表人物,西蒙和谢泼德分别演经着百老汇、外百老汇的传奇和神话。如果说西蒙是盛行于世纪初的“佳构剧”“传奇剧” “情境喜剧”等商业戏剧模式的当代传人,那么谢泼德就无疑是奥尼尔、密勒、威廉斯以来,严肃戏剧、实验戏剧、荒诞戏剧、文人戏剧的薪火传递者。
20世纪70年代以后,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先后被授予11种奥比奖以表彰他在外外百老汇的戏剧员献,其中7种专门表彰他的编剧艺术。
尼尔·西蒙是现代工业机制引入百老汇,娱乐业商业化走向极端后产生的剧坛怪杰,一个以笑声取悦观众、以都市众生相为切入点,无伤大雅地调侃美国流行文化的天才编剧匠。
他继承了30年代以考夫曼、哈特为代表的百老汇通俗喜剧创作流派,在手法、语言、品味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20世纪美国喜剧艺术,其地位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西蒙喜剧浓厚的商品属性,,薄虚假的乐观主义,插科打译的油滑口吻,滥用噱头与卖弄笑料则又受到剧评家的批评。
1983年纽约市为了表彰和感谢他对百老汇戏剧的杰出贡献,把位于西52街的阿尔文剧院命名为尼尔·西蒙剧院,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以活在世上的剧作家命名的剧院。西蒙1989年获全美广播公司颁发的美国喜剧终生成就奖,1995年获颁肯尼迪艺术中心表演艺术成就奖。
西蒙的喜剧创作生涯是从效力于广播公司开始的。1946年,他先后在纽约大学、丹佛大学辍学,短期在美国空军服役,便开始进入社会寻找发展个性、表现才华的生存空间。这时,他听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征募喜剧故事撰稿人,于是便与哥哥丹尼尔同去应试,结果双双录取。
在后来的15年里西蒙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全国广播公司(NBC)提供了大量极受欢迎的喜剧小品和广播剧,著名的如《追星族》 (Catch a Star, 1955)、《1956年的新面孔》 (New Faces of 1956)等。直到1961年百老汇公演了他的首部喜剧《吹响你的号角》 ( Come Blow YourHorn),西蒙才把写作重点放到舞台剧上。1961年至1972年是西蒙喜剧创作的巅峰期思想和艺术成就较高的有: 《赤足走在公园里》 (Barefoot inthe Park, 1963) ; 《古怪的一对》 等。
nolix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奥尼尔。
奥尼尔对易卜生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信奉还是坚定和一贯的。在奥尼尔的以海洋为背景,描写航...
-
奥尼尔(之二)
他对易卜生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信奉还是坚定和一贯的。 在奥尼尔的以海洋为背景、描写航海...
-
20世纪中叶通俗戏剧生态层。Neil Simon & Sam Shepard的比较。
-
马梅特《野鸭变奏曲》和《重逢》。
《野鸭变奏曲》1972年先在戈达德学院的圣·尼古拉斯剧团演出,马梅特自任导演。不久该剧团在...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