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只要木偶热爱他的绳索,他就是自由之身:被偷换的概念
- 章节名:第2章 只要木偶热爱他的绳索,他就是自由之身:被偷换的概念
大多数人都有互相冲突的欲望,但总有一个会战胜对手,并影响我们的决定。那么,所谓的自由意志又从何谈起呢?
我们总是觉得能主宰自己一切的所思所行,所以我们才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这只是一种心理感觉。如果从哲学领域出发,这种心理感觉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决定论VS自由论VS相容论
哲学中,关于自由意志的问题,存在三种主要观点:决定论、自由论以及相容论。
决定论和自由论认为,如果我们的行为完全由外在因素决定个,那么自由意志就是一种幻觉。自由轮着认为,人类之力可以超脱于客观世界的因果限制。
相容论者则认为两者都可以存在。如果一个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意图行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不管这个意图是好还是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但我们的道德直觉建立在日常经验之上。比如,挑选对象,我们认为自己可以摆脱外在因素的影响。一旦我们意识到外在因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还会存在个人责任吗?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罪犯在犯罪时,完全有自由选择不犯罪,所以他们需要为自己的恶行负责,否则我们根本无法指责他们。根据相容论者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想杀人,并最终付诸行动,那么他的行为就源于他的自由意志。
这种说法其实过于粗糙。我们拥有大量不相容的想法,如果其中一个欲望战胜了另一个,并影响我们的决定,那么自由意志又从何谈起呢?
你能左右你的欲望吗
还有更复杂的。如果在实现自己的欲望时,完全没有一丝矛盾,这是否体现自由意志的存在?你也许对你的行为深感满意,但这背后是一系列你无法左右的既定事实,自由意志又在哪?
我们只能去做我们想到的事情,而无法去做自己没有想到的事情。怎样才能左右自己的欲望呢?如果当时在一个不同的环境,我完全可以做出其他选择。但这充其量说明,只要一个木偶热爱他的绳索,那他就是自由之身。【这里其实不太懂他的论述逻辑】
你的许多器官正在为你做无意识的‘决定’
相容论者丹尼尔·丹尼特坚定地认为,即便我们的想法、行为出自无法预料的原因,但这仍和无意识的神经反映一样,代表了我们自己。但他偷换了概念:他用人类个体替代人类个体的心理事实,即行为主体所获得的主管经验。
除了大脑之外,你的其他器官也正在做出不计其数的无意识‘决定’,但你却无法对其负责。如果它发生变化,你就会受其影响。即便你应该为你身体正在发生的一切负责,这种说法与我们的主体意识和道德责任没有一点关系。而自由意志之所以成为经久不衰的哲学问题,与这两个重要概念相关。
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占据你身体99%的微生物就是‘你’。但你等同于它们吗?如果它们胡作非为,你要为此承担道德上的责任吗?
我们可以在别人做出选择的前一刻检测出他们有意识的选择结果,在实验的引导下,有的人相信自己做出了有意图的行为,但这并非他们自己的选择。将现实结果归因于行为主体是不对的,有的人说出的原因与实际原因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我们的自觉意图都是经由大脑中的现象引起,但这些现象并非我们的考虑,也未被我们察觉,我们绝不能说自己是一个自由的意识主体。
树小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前言 自由意志不过是场甜蜜的错觉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拥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如果自由意志不过是一场...
-
第1章 做决定的是你,还是你的大脑:意志的无意识起源
在你作出某个动作之前,脑电图就可以探测到大脑所产生的相应活动。如果你的一切行为和想法都...
-
第2章 只要木偶热爱他的绳索,他就是自由之身:被偷换的概念
-
第3章 如果我的大脑是一台量子计算机:因与果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不依赖事先原因,那么我们是否真的不用为自己负责?除了生理活动、客观条件...
-
第4章 不起作用的意志力:选择、努力与意愿
为什么你有时候很努力,有时候却无法做到呢?预谋行为、自愿行为以及纯粹的偶发性事件之间,...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