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页 郑板桥的绘画理论
- 章节名:郑板桥的绘画理论
- 页码:第544页
郑板桥(1693—1765)在美学上是元气论者。宇宙万物都是由元气团结而成,而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所以画面形象也需一块元气团结而成。
绘画要经过三个阶段: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眼中之竹是对于审美客体的直接观照。胸中之竹是经过画家审美意识的加工而生的审美意象。手中之竹则是画家运用艺术技巧把头脑中的意象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胸中之竹”的产生。眼中之竹还不是审美意象,胸中之竹才是审美意象。有了胸中之竹,就有了艺术的本体和生命,然后才有手中之竹——作品。郑板桥把这称为“意在笔先”,这是对“意在笔先”的命题作了一种新的阐释。
郑板桥还强调,艺术创作必须要经过刻苦的训练。“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飞跃,须有高度熟练的技巧,而这高度纯熟的技巧,要通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
122人阅读
洛艺思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601页 梁启超的美学思想
三家村学究,得一第,则惊喜失度,自世胄子弟视之何有焉;乞儿获百金于路,则挟持以骄人,自...
-
第529页 石涛的绘画理论
石涛(1642—1717)是清初杰出的山水画家,著有《画语录》。石涛的美学主张有以下几点: 1.一...
-
第544页 郑板桥的绘画理论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