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有关股市的事实
此书前5章的内容都在讲“道”,因此很多地方都能和国外投资大师的语录遥相呼应。第一章主要告诉投资人/本书阅读者应当正视投资,即:市面上关于投资的论调千千万,哪种才是正确的?然后简单告知读者正视投资后,再如何做?主要内容如下:
1、正视投资:投资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只有少数人可以从中获得利润并“存活”下去。个人认为潜在含义还有:投资者需要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持续学习,持续阅读,并养成辩证性思维看待世界,最好能形成马克思所说的“第二层思维”。
2、从投资获利本质,引申出投资获利的3个困难点,以及3个对应的个人能力。
投资获利本质即低买高卖。从公式P=EPS*PE来看:
EPS侧面临经营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a.企业自身经营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b.投资者的商业判断准确性;
PE侧面临2点,a.市场定价的不确定性,市场定价也是对企业未来的预期;b.人性的弱点,其实也就是投资者的情绪,或者是市场的情绪,后面章节也提到情绪是决定市场定价的关键。
对应的3个能力则为:敏锐的商业判断力;对市场定价机制的深刻认识;具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可以克服人性的弱点。
3、再次强调了市场的“宽度”和个人的“窄”:即市场是无穷无尽变幻莫测的,个人能力是有边界的(能力圈),在圈内进行投资获得成功的概率更大;
4、从因果关系区分了“投资”与“投机”、“赌博”:
你天天看到的是内幕消息,那么你就会成为消息追逐者;你天天看到的是赌博,那么你就会成为赌徒;你天天看到的是均线指标,那么你就会成为交易者;你天天看到的是企业经营,那么你就会成为投资者。 再来看下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对投资的定义:
投资业务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业务就是投机。 两者在文字描述上有所不同,但仍有共同的本质:格雷厄姆所谓的“深入分析”,包括李杰所说的“看着企业经营”。至于格雷厄姆所说的“确保本金安全”、“获得适当的回报”,李杰在本书其他地方均有所提。
5、强调股票资产是投资者抵抗通胀最优质的选择。这点在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中也有所提及,就不多加对比。但李杰同时提醒读者:
就两三年的周期来看,通货膨胀一般不会给现金持有者带来太大的伤害。一年的通货膨胀率扣除银行存款利率后的损失不过几个点。但如果一笔不明智的投资,则很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给你带来30%以上的损失。所以,通货膨胀可能是促使我们正视股票资产配置价值的“长期理由”,但却不是盲目冲向市场的借口。 这段话也体现出作者的辩证性思维。
6、强调远离市场上“大多数人”。
此观念与巴菲特和格雷厄姆一致,后者将股市比喻为市场先生。市场短期内是报价机,长期看来是称重机。(此句也印证了4)
此外,也侧面强调逆向投资思维的重要性:别人恐慌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慌。
7、最后文中引用了芒格的话强调要多思考如何避免失败:
我想知道我会死在哪里,这样我就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 其实在很多伟大的投资书籍中都在强调,伟大的投资并不是你获得了多少收益,而是避免了大规模的损失。我记得在霍华德马克思的《投资最重要的事》,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滚雪球》,《股市真规则》,那水一鱼的《投资第一课》中都有类似观念。我在《聪明投资者》首页写了一个公式:
(1-40%)*(1+66.7%)=1
这个公式可以从2个层面理解:
1、投资者好不容易辛苦获得的66.7%的盈利,只需轻轻一“推掉”40%,就回到原点了;
2、未做好充分的风险控制,40%程度的亏损需要投资者花更大的代价(66.7%)来弥补。
可见控制风险避免损失比多赚点要重要的多。
tznxxdcckxk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章、有关股市的事实
-
第2章、你其实也有优势
这一章内容较少,主要讲业余投资者的优势,但其中还有2个比较重要的观念在里面(甚至比本章中...
-
水晶苍蝇拍的投资类书单
水晶苍蝇拍在书里说他个人在投资领域的阅读量在30本左右,反复精读的有三四本。(47页) 读完...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