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冻原到神庙(史前史到公元前4世纪)
- 2019-11-10 17:12:10
1.欧洲最初的人类
1.1 尼安德特人(10万·~15万年前)
站立行走、使用工具、具有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互相交流、用火
1.2 克罗马农人
尼安德特人约于公元前4万年前灭绝,原因未定。
在西班牙北部、法国德国等地发现智人踪迹,称之为克罗马农人。
脑容量和身材比尼安德特人更大;其居住的洞穴中发现具有宗教或巫术意义的壁画;石器工具得到改进;形成一些有组织的固定集团。
2.欧洲最初的耕种者
2.1 农业变革
公元前1万年,北欧冰河融化;东方开始发展农业,并在随后的几千年扩展到欧洲。
公元前4000年,农业传到纳维亚半岛和不列颠。
2.2 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
为了更有效地开采耕地,开启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转变。
粮食生产力,可以储存粮食以及牲畜,农业社会更不受自然的约束,农民可以与其他行业例如石匠、制陶器者、织布者进行交换。
劳动分工、生产增长和储存,逐渐形成贫富差距,因此逐渐形成阶级社会。
3.金属器时代和地中海贸易
3.1 欧洲的青铜时代
公元前3000年,东方发展出青铜器,地中海成为经济中心,从各地运来铜和锡。
各商路的汇合点在克里特岛,克诺斯王宫成为社会的中心,这也是欧洲实际上组成的第一个国家。
克里特岛建立起欧洲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的最初接触。
3.2 欧洲的第一种文字
公元前1450年,克诺索斯遭到破坏。原因不定(第一种:火山喷发;第二种:伯罗奔尼撒发展起繁荣富强的希腊文明,其入侵造成了克诺索斯的倾覆。)
希腊人采用了米诺斯文明时期的“线形文字A”,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了以希腊方言为基础的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的发明用以划分史前史和在此之后的历史。
最初的希腊人从伯罗奔尼撒来往于各处海岸,和克里特、塞浦路斯和埃及做生意。
3.3 铁器时代和希腊的中世纪
公元前1100~750年,称之为希腊的中世纪。
迈锡尼文化覆灭;希腊人开始从大陆向爱琴海各岛屿和小亚细亚西海岸殖民;经济和政治衰落,线形文字消失,青铜文化被铁器时代代替。
历史学家认为迈锡尼文化的覆灭和希腊人的殖民扩张与多利安人的迁徙有关,他们于公元前2000年侵入半岛,破坏迈锡尼,驱逐爱奥尼亚各部落,但却不能建立新的文明。
近来的考古认为干旱时期的歉收造成了饥荒,由此产生了上述危机,而不是因为多利安人的迁徙。
3.4 自公元前一千年起始的欧洲文明
欧洲发生过与希腊一样的演变,但是比希腊晚了2个世纪。
从多瑙河到大西洋为凯尔特人的居住地,凯尔特人部落众多,部落之间接触频繁,包括货物、思想、战争。
4.希腊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
4.1 公元前750年后在地中海的活动
公元前8世纪,希腊的中世纪结束,希腊开始进步,并逐步成为经济强国和文化中心。
希腊开始向其他海岸迁徙,最早的殖民地建立在西西里岛东部、意大利南部、法国南部(马赛利亚殖民地)和非洲北部。希腊人在这些地区和伊特鲁立亚人、腓尼基人进行竞争。
希腊殖民的第二阶段是黑海地区。拜占庭成为重要的贸易枢纽,控制着博斯普卢海霞和达达尼尔海峡,在马其顿、色雷斯建立殖民地。
希腊的殖民之路(图片来源:百度)4.2 向外殖民的原因
人口增长造成的普遍危机。贵族战友绝大部分土地,但耕地缺少。
4.3 最初的货币和大扩张
公元前700年左右,世界历史上(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货币制度,最初的硬币开始在小亚细亚的吕底亚流通,但是在本地流通之外使用货币,使之成为国际交流货币的是爱奥尼亚的各希腊城邦。
货币的流通使货币资本比土地资本变得更为重要(这里可以看出西方与中国发展分向两种不同的方向:货币出现后,西方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中国古代依然在政府的压制下,保持着以农业社会为主体的道路)。这促使了希腊城邦的社会和政治重心的转移,即由土地贵族向新兴的商人和手工业者阶级。贵族权力还建立在军事力量的基础上,但是,新的中产阶级自己也武装起来,建立起一支更民主的军事组织。(!)
4.4 奴隶制
由于进口粮食的引入,希腊各城邦本土的粮食价格下跌,贵族使用转变产业(这不就是现在所说的产业升级!)的方法绕过这种竞争,即用种植葡萄和橄榄等代替廉价的小麦。
但是小农却无法进行产业升级,因为果树需要很久的时间成长,因此这些小农分化为两类人,一种外迁,去建立殖民地;另一种留下来,把土地抵押给贵族,而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人,沦为奴隶。另外,还有因为向外扩张而俘获的殖民地奴隶。
农民和新兴的有产阶级一起,要求改变,城市居民要求参与政权、农民要求有起码的生活条件,因此发生许多暴力冲突。
4.5 法律、艺术
有些城邦,贵族会委托一个德高望重的公民负责改革法律,雅典的梭罗是其中之一。他在前594年被选为执政官,并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改革:废除土地抵押;减轻债务相关法律;所有自由公民都有在议会上表决的权利,但是只有富裕的公民才有资格选入最高职位。但是梭罗的改革并未结束阶级斗争。
5.新的欧洲权利中心
5.1 伊特鲁立亚人
伊特鲁立亚人(图片来源:百度百科)于公元前8世纪起源,延续了500年左右,后在北方北凯尔特人摧毁,在南方被罗马人战胜。
其强大的原因是他们靠近矿藏,尤其是在厄尔巴岛大量开采的铁矿。伊特鲁立亚人也采用希腊字母,拉丁文由此派生。
5.2 凯尔特人
居住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凯尔特人各部落从伊特鲁立亚人和希腊人那里学会炼铁及其他各种手工业特长,后在欧洲北部取得优势,因为在大西洋和巴尔干半岛之间存在许多铁矿。
6 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
6.1 波斯人的威胁
当希腊人在西方扩大与伊特鲁立亚人、凯尔特人的接触时,东方发展起强大的波斯帝国。
波斯与希腊的战争(米堤亚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494年,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米利都企图摆脱波斯,反抗失败,米利都被破坏,居民被流放到巴比伦。
第二阶段:雅典人派舰队支持米利都,成为波斯进攻雅典的导火线。前490年,波斯与雅典在距离雅典东北42公里的马拉松平原展开决战,雅典胜利。
第三阶段: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率领军队从赫勒斯滂海峡深入欧洲,进攻希腊半岛(希罗多德估计其军队有数百万人,现代史学家认为10~30万是一个更可靠的数字)。雅典和斯巴达组成同盟,于前480年在萨拉米海湾歼灭其海军,前479年在普拉蒂亚歼灭其陆军。
6.2 伯利克里和早期古典主义时期
雅典领导的提洛同盟迅速发展。希腊和波斯于前449年签订合约,结束米堤亚战争。各城邦可以选择自己装备军队或向雅典缴纳赋税,让雅典去装备和指挥军队。这种状况不久就引发了希腊各城邦之间的争端。
伯利克里认为,贫穷不应该成为农民不参与国家事务的原因。但是,古希腊的民主是公民直接参与,而不是今天欧美的选举和代议制民主。
7.合并还是分裂?
7.1 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年
由于雅典和斯巴达不可调和的矛盾,前404年,雅典投降,接受合约,交出舰队,解散提洛同盟。
7.2 诡辩家(诡辩家这个定义?)苏格拉底
哲学要解释的重点不是社会,也不是神,而是个人:人是万物的尺度。
7.3 希腊的危机
在东方,波斯帝国已成为多民族国家,由一个强大的君主统治;地中海地区,腓尼基人在迦太基周围聚集起一个大帝国;在西方,罗马开始扩张;在北方,凯尔特人日益强大;而对希腊各城邦威胁最大的是希腊北部的马其顿。
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征服了希腊南部,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
最终,形成了以希腊语言、艺术和知识为主,含有波斯因素的共同文化,即古希腊文化。虽然希腊文化得以传播,但希腊经济政治实力却逐渐衰退。罗马与公元前146年征服了希腊。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