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本质的摘录
耗散结构的本质。
概括地说,我们看到非平衡态已经使体系避免了图1.1a所描绘的热无序,并把从环境输入的一部分能量转变成为一种新型的有序形态——耗散结构:以对称破缺、多重选择和长程关联为特征的一种动态。 引自第10页 耗散结构产生于临界状态。
总之,除了分界线和鞍点可能以隐含的形式具有产生复杂性能的重要机制以外,人们可以断言可积系统世界是简单而平淡无奇的。……因为在一个可积系统中实际上摆脱了相互作用的羁绊而讨论的是独立的实体。……但是,在结束该节时我们必须强调的却是,可积体系世界不可能是复杂性的发祥之地。 引自第100页 耗散结构的出现是涨落和稳定的对抗结果。
秩序似乎是两个对抗方面的折衷:非线性的类化学过程通过涨落不断地、但却非相干地向体系发送着“变革信号”;而类输运过程则接收、传递这些信号并使它们稳定下来。打乱这两个竞争“角色”之间的微妙平衡将导致质的变化,变为一种飘忽游移的状态,这时体系的每一单元都各行其是,或者,与此相反,成为一种“同态调节”的类化石态,涨落被打碎,完全的均一性支配一切。 因此,复杂性看来似乎从两个方面被两种不同类型的混乱状态所局限。 引自第188页 以上。
首先从本质上掌握耗散系统的特点,然后在针对特定的内容深入研究。
补充几张图片,这次在图书馆借的书竟然是1986年版本的,借书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囧。
1986年的版本那会这本书可算是前沿领域。
8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