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是一种生存意志,这种意志冲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即保存和延续自己的生命。这种意志观具有明显的悲观和消极色彩,因为欲望的满足只能带来短暂的幸福,人生大多数时候只能陷在欲望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因此,叔本华认为人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自觉地放弃欲望,从而解除意志的痛苦。尼采对这种否定人生、压抑生命的悲观主义思想十分不满。他认为:“决意自我保存是陷入窘境的表示,也是对生命的基本本能进行限制的表示。”这就是说,自我保存并不是生命意志的基本冲动,生命的基本情境不是匮乏而是丰富,意志冲动的基本目的不是自我保存而是力量的增强和扩展,因而作为本体的意志不是生存意志而是强力意志:“生命的总体表现不是匮乏和饥饿,而是丰富......凡有竞争之处,都是为强力而竞争。”按照这种意志论观点,生命的本质就在于不断的自我超越,它不能满足于自身而要不断向上,从高于自身的东西那里寻求自身的意义和目的,从而克服自身的局限,扩展和享受自身所蕴含的力量。这样,尼采就彻底扭转了叔本华哲学的悲观主义倾向,转而提出了一种积极而乐观的生命哲学。 引自第296页
1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