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十四节
吉娣列文如愿以偿结婚了,安娜伏伦斯基私奔到了国外了,相爱着的人终于在一起了,小说卷一的叙述到此落听。托尔斯泰现在翻开了另一面,从光亮皎洁的一面到粗糙阴翳的另一面。
安娜伏伦斯基带着他们的刚出生的孩子走了,在这里孩子没有一笔描写,只写了二人的生活,私奔出逃好像甜蜜的只是出逃的那一瞬间,真正过上了他们计划的那种生活,二人都感到厌倦,不是对彼此的厌倦,是对生活的厌倦。托尔斯泰在这里设计二人在刚刚结识的朋友的介绍下参观画室,借画家的视角来记述这些事情,伏伦斯基英俊潇洒,安娜貌美优雅,借着画家有点不太正常不太体面的身份,托尔斯泰写出了这些优雅有风度的人在舒心安逸的生活中空虚的本质,只是稍稍揭开了这一角就已经足够让人惊心动魄。过着富裕优渥的贵族男女,享受着普通人渴慕的生活,但是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生活的本质,只是想着怎么让生活更好玩,满足自己浅薄的虚荣心与好奇心。伏伦斯基学画画,是真的喜欢画画吗?可是参观完画室后,即使安娜一直夸奖自己也逐渐荒废绘画。同时,叙述到了这里,卷一神采飞扬,不管任何时候都能抓住读者心的安娜好像也失去了光彩,是不是真正进入到了一种平淡的生活里面安娜就不再是安娜?是不是,对安娜来说她的一切美好都建立在宠渥的贵族生活中,她就像水草在莫斯科在彼得堡就像在水里一样摇曳多情,离开那种富裕堂皇的生活就像离开了水?这是在说安娜吗?以前读孔亚雷译的《光年》的时候,女主离开了家庭生活到了欧洲也有几分相似,孔在译后记里说,有的女人适合她们的是一种北欧油画的生活。其实在这里也很像,但是索特的《光年》叙述的太快了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点。究竟要过什么生活真的是很难回答的一件事,对托尔斯泰对索特对你我来说都是如此。
吉娣与列文刚刚结婚,好像过的并不顺畅,结婚前二人抓心抓肝天雷地火要在一起,刚刚步入婚姻生活就有些许不愉快,有太多和想象不一样的东西,更准确的说二人过的是以前从来没有经历的婚姻生活,那种想象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地方,到这些也许可以理解为新婚夫妻的磨合期,但是托尔斯泰应该不会轻松放过,等待后续。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