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世界国家对五四运动的态度
日本:“五四”时期中国的反日运动不是针对日本人或一般的日本思想,而是(更确切地说)针对野心勃勃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
西方:赞同和焦虑
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了外国人的敬重。
赢得他人尊重的第一步是自重
苏俄的吸引:
中国知识分子在未来出现左转的趋向,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缺乏个人主义的传统,加之知识分子对平淡乏味且显然耗时太长的政纲失去了耐心。按照实用政治的说法,在与拥有更先进的政治观念与实践的西方世界的比照下,耐心成为一种很难保持的品性。但更重要的是,西方在本国实行的民主到了中国,就被杜威所称的西方“利己和隐秘的集团”所歪曲了
苏俄对中国的吸引力,在中国正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和试图摆脱列强的政治、经济控制的独立运动的浪潮下,愈发明显。在此种形势下,对《加拉罕宣言》的封锁及北京政府对谈判的拒绝,使得苏俄的吸引力更具戏剧性和效力。
46人阅读
衣柜里的狐狸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 第四章
蔡元培北京大学的改革: 第一,大学是学术研究的机构。“研究”不仅包括介绍西方文明“输入欧...
-
第五章 事件的发展
发展:北京学生联合会的成立有着相当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中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单位联合所有中等...
-
第八章 世界国家对五四运动的态度
-
第九章 第十一章
分裂: 左派知识分子发现自己的立场与国民党对北京政权采取政治革命的主张较为相近;而进步党...
-
第十四章 众多的解释
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也承认这场运动的主导思想是“...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