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众多的解释
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也承认这场运动的主导思想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并且他们所采用的方式也还是资产阶级式的。同时他又指出,“五四运动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并且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这些自相矛盾的观点使这个问题含混不清。这种混乱来自于这样的事实:这场运动实际是一个历经数年的过渡,而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
接下来,这似乎又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以后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来支持自己的事业。另外,毛泽东根据得自于五四运动的经验,充分意识到知识分子领导工人农民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学生和教师在这个层面上堪称中国革命的伟大源泉。他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召集新式知识分子深入工农,以便组织和鼓动他们,这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
作者对五四运动性质的解释:
五四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思想和社会政治相结合的运动,它企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来实现民族独立、个人解放和社会公正。从广义上来说,五四运动的本质是一场思想革命,因为它的基础是假定思想变革是实现这一现代化任务的前提,它所促成的主要是思想的觉醒和变革,并且它的领导者是知识分子。这又进而促进了各种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化。五四运动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维护民族的生存与独立,这实际上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所有重大改革及革命的目的。
总体说来,这场运动的基本方面具有过渡性特征。若对运动前后的中国做一番考察,就会发现这是一场根本性的、彻底的思想和社会政治变革。
思想与经济:实际上,五四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一项准备工作。工业化是五四运动主题的延伸,而非反动
衣柜里的狐狸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八章 世界国家对五四运动的态度
日本:“五四”时期中国的反日运动不是针对日本人或一般的日本思想,而是(更确切地说)针对...
-
第九章 第十一章
分裂: 左派知识分子发现自己的立场与国民党对北京政权采取政治革命的主张较为相近;而进步党...
-
第十四章 众多的解释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