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系辞图
与义”为引(说卦》之文。此图说,名副其实为“易说”无。(大图》五层图式实即一O。此画之者,为注重说明一层意思而已。万物各有太极,万物(六十四卦)、八卦、四象、两仪皆自太极而出。系以此图并无上下、顺逆之别。 周敦颐太极观与汉代乃至北宋诸儒基本相同。以一气为太极,天地为两仪,有五行属性之四季为四象,八卦为乾坤统六子之八种物象六十四卦象万物。《易通)日:“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实”即太极一气之实有,“万分”即分为 四、八以至于万。又日“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此乃准《系辞》“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而理解“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之义。“阳动起于子”,初动必微,即为“几”,而“发微不可见”;阳极而静,"明静起于午”,静极复动,阴阳循环无端,此为“充周不可穷之“神”。“阳动”标于下、“阴静”标于上,是本于《易传》“几”“神之义而来,故不可妄加改动。正因周敦颐以一○为“太极”之图,其后诸儒如朱熹、林至、俞琰、胡方平、胡一桂、王申子、胡炳文、张理、韩邦奇、梁锡转等,皆于其易学著作中列一O之图以象“太极“太极”为《易传》先出之概念,或解为一气,或解为一理,本不可图画,此类图皆属强图以示人之义理概念图。 引自 四、系辞图
23人阅读
多默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三、说卦图
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素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素而得女,故谓...
-
三、说卦图
又按:此图乃由刘枚《易数钩隐图》“天地数十有五第四”图(见下图)演变而来。刘牧图说:“...
-
四、系辞图
-
五、彖传图
非自渐来,亦非自否来。夫刚之来也,虽在下卦坎险之内,而险难盖已涣散,不至乎穷极,故日刚...
-
一、《易数钩隐图》作者原委
综上所考,北宋时当有二刘牧,一为字长民彭城人官太常博士之刘牧,一为字先之三衢人官电田郎...
> 查看全部1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