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黄金时代
在反全球化的全球化时代,这一代中国经验的表达是否还经过文学?问题种种,成为核心。我们好奇,他们在写什么?他们怎样写? 阿乙、颜歌、文珍、双雪涛、李静睿……新一代的小说家们,从东北、江西、湖南来到北京,从成都郫县去往爱尔兰;非虚构方面,李娟在新疆,邹波生活在加拿大,刘子超常年在路上,画家王顷,带着一双新闻之眼,在艺术的道路上苦行;彭伦、陆大鹏专门从事海外文学译介,而评论家范晔、张定浩、包慧怡、云也退的足迹和视野开始就跨越了国界。 两条脉络变得清晰起来,构成一组必要的辩证。几乎没有例外,他们在广阔的世界旅行,这个世界既具有地理意义,也意味着文学营养的来源,与此同时,不论他们在哪里,都逃脱不了似乎也无意逃脱依然坚硬的中文及其国家的命运 引自 我们的黄金时代
8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