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这本书语言风格幽默轻松,先是阐述了哲学在历史中的诞生及发展过程,从苏格拉底在世的雅典时候开始讲起,我们知道苏格拉底倡导启发式教育,又称产婆术,他没事在大街上就拦个人开始问别人问题,进而用自己的知识不断反驳对方,使对方哑口无言。当时大家都默认苏格拉底是雅典最聪明的人,可苏格拉底过于自谦反招人嫌,以至于被雅典的陪审团处于死刑。说到这个陪审团更有趣了,只要满足性别为男,不论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的差异,但凡是个成年男性都可以坐在陪审团里进行投票。我们知道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而亚里士多德又是柏拉图的学生。而雅典最终被一个叫做亚历山大的马其顿人所征服,而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是亚历山大的老师。好在这位君王并没有隔壁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坏习惯,他不仅尊崇希腊文化,并且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哲学并没有随着雅典的覆灭而消失,而是随着亚历山大的铁骑,传播到东欧,北非以及中亚。毛泽东说长征是革命的播种机,而马其顿方队就是哲学的播种机。 但是随后基督教冲上了历史的舞台,哲学只能在流血的政权后静观其变。希腊哲学的传播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首先,是希腊哲学家被基督徒驱逐,来到叙利亚。在这里,希腊著作从拉丁文被翻译成叙利亚文。然后是“百年翻译运动”,阿拉伯学者把希腊著作从叙利亚文翻译成了阿拉伯文。然后希腊哲学到了西班牙,其中有的牧师不懂阿拉伯文,就请人把希腊著作从阿拉伯文译为西班牙文,他再从西班牙文译成拉丁文。 令我最有感触的一段话是,我们很多人的印象里,希腊哲学不过是一帮穿着白袍子的奴隶主在酒足饭饱之后的清谈罢了。实际上,哲学的传承浸满了鲜血。如果不是无数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兵荒马乱中怀抱着哲学典籍夺路逃窜,如果不是哲学家们从一场场烈火中抢夺滚烫的纸屑,如果不是千百万在历史上未留名的学究呕心沥血地翻译整理,我们今天不会触摸到那么多哲学瑰宝。我们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国家、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亡国灭族是最可怕的事。这当然没错。但是如果站在文明的角度去看,亡国并不一定是最可怕的。雅典亡国了,反而因此撒下了希腊文化的种子。在中世纪的基督徒看来,穆斯林最可恶的人。但正是他们的敌人,才得以让西方最精华的文明保留下来,最终让基督教的神学家们也视之为珍宝。所以我觉得,对于文明来说,一国的衰亡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焚书,是毁掉学校,是用暴力消灭言论。打败仗了没关系,只要人民幸福就行。而让人民获得幸福的方法,就在千百万文弱书生舍去生命保护的一本本书、一张张纸中。 敬字惜纸,这不是书呆子话,这是文明之路。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