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页
在中国,当茶叶出口在“开放门户”后仍然按照传统轨道运转的同时,面向世界市场的丝绸加工业则经历了从手工织造到机械化缫丝ー一即半成品制造一的彻底转型。不过尽管如此,丝绸与茶叶在某些方面仍然体现出许多共性:
第一是农业基础,对丝织业而言是以农户为单位的种桑和养蚕;
第二是不同层面的中间商和掮客网络,特别是在蚕农与工厂之间;
第三是原材料质量的下降以及终端产品的非标准化;
第四是生产环节外来投资的欠缺;
第五是通商口岸各大洋行对出口的垄断;
第六是外国银行在预付金筹措方面为客户提供的部分支持(直接贷款或通过本地“钱庄”)。丝绸加エ业是外国经济组织对中国经济有限渗透的一个案例,同时也是没有因外国直接投资而对现代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的一个案例。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成就乏善可陈的案例:在中国,对外出口的普增长没能同时带来丝绸出口的扩张。那么,中国丝绸加工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度又是如何呢?
2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