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致读者、引言】
对于一切事物,尤其是艰难的事物,人们不应期望播种与收获同时进行,为了使它们逐渐成熟,必须有一个培育的过程。 ——培根 神明启迪、自然法则和社会的人拟协约,这三者是产生调整人类行为的道德原则和政治原则的源泉。 神学家的任务是根据行为内在的善或恶来确定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公法学家的任务是确定政治上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关系,即行为对社会的利弊关系。 引自 致读者 致读者这篇是作者本人告诉读者这本书想从什么角度对什么进行分析,带领读者去往作者当时的法学环境与社会环境。对处于大陆法系下的中国法律来说,神明启迪所涉及的神明公正离我们相距甚远,自然法中的自然公正因为西方大多还遵守着所以对我们还比较熟悉,作者便是身处于神明启迪、自然法则和社会的人拟协约共处于世的时代中,那时的人拟协约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甚至面临很多质疑与诋毁,作者写出此本书想要告诉读者一些刑事制度上的问题是极为勇敢的。从此章,我了解到那时的法律是完全为政治社会服务的,普世的公正是归属于神明公正与自然公正的,就比如作者所说的神学家和公法学家任务之间的区别,这样的法律状况与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差甚远,但又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从刑事法律制度的初步发展阶段了解它,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刑法的切入点。
从本质上讲,神明公正和自然公正是永恒不变的,因为,两个同样对象之间的关系总是相同的。但是,人类公正,或曰政治公正,却只是行为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状态间的关系,它可以根据行为对社会变得必要或有利的程度而变化。如果人们不去分析错综复杂和极易变化的社会关系组合,就会对此辨认不清。一旦这些本质上相互区别的原则被混淆,便无望就公共议题作出正确解释了。 引自 致读者 这段话对我很有感触,尤其与最近发生的事结合起来看。网上人们对公安给最近一位好心的平凡医生的训诫书不平便是辨认不清的表现,训诫书是基于法律所发出的,那部法律是服务于社会秩序的。站在社会秩序的角度上以及中国社会所具有的特点结合来看,训诫书并无不妥。若医生发出的消息确为谣言呢,造成大范围的影响又由谁来负责?那件事的争议之点在于政府有无重视疫情,若应不重视而造成的医生的传染牺牲便是失责。但人们如果因训诫书而悲愤于法律、悲愤于政治,便是自身法律素质低、对事实、对社会关系辨认不清的表现。民众发声固然为好,实应建立在清晰了解这些本质上相互区别的原则、法律所代表的正义、事实的基础上,并始终铭记,而不是悲愤 于一 时。在疫情结束后 我们会想起 这些 在这场战争 中 牺牲的烈士 们,缅怀他们,更好地建设于他们也所希冀的社会。
人们往往把最重要的调整工作委弃给平庸的谨慎和个别人的裁量,而这些裁量者所关心的是反对实质上是利益均沾的高明法律,这种法律遏制他们结成寡头,拒绝把一部分人捧上强盛和幸福的顶峰,把另一部分人推向软弱和苦难的深渊。 引自 引言 在作者所处的时代,人民虽受剥削于统治阶级,但也依赖于统治阶级管理 一系列事项和建立社会秩序,这其实就是把自己应该拥有的利益拱手托付,然而这些裁量者是利己主义者,法律 才是 正义的 天平,它的作用在于让最大多数人分享最大幸福。真正聪明的民众应清晰地分析事物、考察事物,自己去学会管理自己本应该 管理的 事务 ˀ딳翹 来维护这个所处的社会。
混合物脸谱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读书笔记(一)【致读者、引言】
-
读书笔记(二)【刑罚的起源、惩罚权、结论】
离群索居的人们被连续的战争状态弄得筋疲力尽,也无力享受那种由于朝不保夕而变得空有其名的...
-
读书笔记(三)【对法律的解释、法律的含混性】
刑事法官根本没有解释刑事法律的权力,因为他们不是立法者。 严格遵守刑法文字所遇到的麻烦,...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