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无形的结构及其影响
在1.台前幕后中,布迪厄呈现了社会新闻、电视讨论会等存在的象征暴力,对其背后的收视率、市场、商品逻辑等动因作了阐释。在2.无形的结构及其影响 中,布迪厄将揭示电视象征暴力背后的结构与机制。如周宪老师在译序中所说,布迪厄利用电视为电视解魅,将熟悉的变陌生,将陌生的变熟悉。
现在,将熟悉的变陌生这一工作要继续进行...
布迪厄以对“新闻场”概念的解释来开篇,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解释框架。其核心思想在于:新闻界一方面有其独立性,有着自身的法则,另一方面又受到其他小世界的牵制和影响。因此,对新闻场中各种现象的分析,需要“考虑到构成新闻场结构的整个客观的实力对比关系”。(p45)场是有结构的社会空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其中为改变或保存场而进行斗争。场中各人的实力决定了他们的地位(在场中的位置),决定了他们的策略。“在一个场中,最关键的是相对实力”。(p48)
(1)市场份额与竞争
那么如何衡量某人或某机构在场中的位置(所有用的特殊力量)呢?布迪厄认为,其中包括经济实力、市场份额以及难以量化的象征力量。(p47)
布迪厄在这一节中回顾了报业的发展与危机,以及以报业为主要媒介的新闻场中的“历史斗争”。
(2)通俗化的力量
记者们垄断者信息生产和大规模传播的工具(p53)...能将自己的世界观的原则、观点和问题强加给整个社会。(p54)
Z:如果布迪厄订阅people sun,会发现一种“非政治化的政治”。个人理解,people sun是戏剧化的“政治”。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独角戏式的“政治”。它只关注也只需要关注自身的表演。竞争逻辑对people sun来说无足轻重,因为它遵循意识形态逻辑,并被先赋最强力的地位。
布迪厄认为,电视与公众的思维结构是合拍的。
Z:从布迪厄前后的论述看,电视不仅会迎合大众需求,同时也会故意制造事端,制造爆点,以吸引观众。但我认为电视与大众思维结构之间还存在一种再生产的关系,并能够打成闭环。这似乎是布迪厄没有提到的。
因此,布迪厄认为电视与民主是背道而驰的。
(3)由收视率裁决胜负的斗争
真正重要的东西被掩盖了,体育新闻与社会新闻占据头条和黄金档。
(4)电视的控制
布迪厄在这里有着“入世”的观点:“如果造成道德沦丧的结构性机制为人们所认识,那就有可能采取自觉的行动,以控制这些机制。”(p65)以及社会学的两种用场:犬儒式的与医治式的(p69)
布迪厄认为,针对个人的批评是不公允的,因为这些个人本身也被场的力量所控制。
布迪厄在这节中论述了电视对司法界,科学界的侵入。使得外行介入,欺骗其他外行。
(5)合作
新闻业的操纵控制力量也可以用更为巧妙的方式,....那就是把他律的生产者引入独立自治的领域,... 引自 2.无形的结构及其影响 他们一方面推波助澜,一如既往地给别人提供最漂亮的操作工具,一方面又反过来愤怒揭露或冠冕堂皇地谴责别人的种族歧视行为,进而给自己捞取道德和人道主义崇高思想的美名。 引自 2.无形的结构及其影响 这一小节主要论述新闻业是如何与具有新闻影响但在本专业领域内部影响力不大的学者(作家...)进行合作的。布迪厄认为,有必要与这些“在场内得不到认可,所以热衷于到场外去寻求认可”的“不可自主的知识分子”作斗争,他们就是特洛伊木马。(p74)通过这批人,“他律”(经济的法则、商业的法则)渗透到知识场中。
布迪厄指出。传媒华的经济力量已经渗透到最纯粹的科学领域。布迪厄指出,在一个自主的场中,场 内的生产者只与同行竞争。但在不自主的场中,人人皆可插上一脚。
政治场同样面临着他律的威胁。
(6)入场券与出场的责任
即指电视降低了专业领域的“入场权”。
Z:个人理解,“入场权”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准入标准”。但这里的准入标准显然不是同行评价,而是指被公众认可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其二是指代表某一领域向公众发声的“权力”。
鐘鐘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台前幕后
写在前面:布迪厄电视讲座内容实录的修改和整理。口语化又不失学术性。 (0)开场白 讲座伊始...
-
2. 无形的结构及其影响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