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德意志的独特性
我们发现,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可能真正与1933年第三帝国的登场直接相关的时刻,正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而不是久远的宗教改革中的宗教文化和等级制度,也不是18世纪的“开明专制”。 俾斯麦建立的帝国所具有的几个特征为未来留下了隐患。首先,将新帝国称为“德意志帝国”的决定,不可避免地令人想起其前身——主宰了欧洲千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帝国”一词在德国智识阶层中间所激发的联想,远远超越了俾斯麦所创建的体制:它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是对尘世中“上帝之国”的想象;宣示了其宗主国地位的普适性;用一个虽然没什么诗意但却颇有气势的概念来说,德意志国家将包括中欧所有说德语的人口——正如纳粹口号所说的“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帝国,同一个领袖”。 他无视法统,重新划定国界,推翻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其激进态度与铁血手段给德国后来的发展之路投下了绵长的阴影。德国从此将武力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合法手段,其黩武程度远远超出了其他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在1920年代侵蚀德国的民主制度以及第三帝国登场的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警察机关之类的政府机构的规章手册注重体现军队的行为规范,坚决要与公众保持一定距离,并保证在街头游行和大规模示威活动中尽可能把人群当作敌军而不是集会的公民对待。[17]军队的荣誉观已深入人心,足以保证平民,乃至中产阶级始终斗志不衰,尽管俄国和法国的情形也普遍如此。 到1914年,社会民主党的发言人或党报编辑几乎没有谁没坐过几次牢,罪名是冒犯君主或者侮辱政府官员;根据法律,批评君主或警察属于犯罪,就连批评那些维持国家运行的公务员也算犯罪。在1914年之前,打击社会民主党人成了整整一代法官、州检察官、警察头子和政府官员的事业。……在他们眼中,法律的作用是维护现有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而不是在对立的政治派别之间担当中立的裁判者。 在1914年之前,德国的主流政党不是两个,而是六个,即社会民主党、两个自由派政党、保守党的两个派别,以及中央党,这与其他现象共同反映了德国社会由地域、宗教和社会等级所造成的多重分裂。[28]德意志帝国的行政机构大权在握,并且不直接对立法机构负责,在这种国情下,政党的分裂状态削弱了政党政治在国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性。 威廉二世的脾气秉性过于反复无常、变幻莫测,……威廉二世常常自诩为德国所需要的伟大领袖,结果反而让人们注意到了他在这方面的缺陷。他的自我标榜还起到了另外一个作用——人们对俾斯麦式魄力与诡道的追慕,营造了俾斯麦神话。 然而在繁荣与自信的外表下,它其实紧张不安、前途未卜,饱受内部矛盾的困扰。 述矛盾在甚嚣尘上的民族主义里找到了释放的渠道,这种民族主义混杂着立场强硬得令人惊骇的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给德国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引自 第一节 德意志的独特性
107人阅读
西峰秀色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四节 使命感的来源
危机时刻一味地用煽情的口号和空洞说教试图来淡化现实的悲惨,提高所谓凝聚力,同时抛弃理性...
-
序言
我写作这三部曲的主要目的,一是涵盖第三帝国史所涉及的范围广阔的主要方面,不仅包括政治、...
-
第一节 德意志的独特性
-
第二节 宣扬仇恨
传统的反犹主义针对的是犹太人的非基督宗教,这种观点的政治权力来源于圣经的支持。……在一...
-
1914年的精神
奥地利的反犹主义,远不是独立于德国反犹主义的现象。奥地利与德国有着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
> 查看全部2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