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在电影界展翅高飞
1983年,北野武受邀参演大岛渚执导的电影《战场上的快乐圣诞》,使世人开始接受他的演员身份,同时也萌发了他对电影的志向。
今天我身为导演,关注的事物之一,就是想在艺术的立体派和电影之间建立起某种关系。我努力在被拍摄的东西、被看见的东西,以及看起来像真的东西之间关联上下功夫。就像在一个镜头里有好几个连续事件,一部影片中也有好几个段落。不过在我看来,以立体派观点来处理的电影,它的构成关键是:拍摄和剪辑时,不一定要串联、协调好所有连贯事件。 引自 第七话 踏入电影这一行 立体派与电影的关联可能有煮鱼打破影像的独裁性:借由揭露表象后真正、确实的东西为何,借由透露我们所看到的、以为被看到的事物跟真相之间的断点。 引自 第七话 踏入电影这一行 我认为,所谓影剧工业,处理的是人们最感性的一面。演员、电影工作者、像黑泽明那样的大导演,或是色情片演员,说到底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宽衣解带,每个人都让自己的感情裸呈相见。 引自 第七话 踏入电影这一行 到今天,电影依然让我着迷的一点,是它赋予我们的那种“能力”:在说一个故事的时间里,作为导演、演员,甚至观众,可以把我们从时间中抽离,置身时间之外。每一部影片都在叙述一段跟人类生命平行的故事,而且一个镜头接着一个镜头,展现出它的影像。我觉得,当人类共同的时间跟电影影像动态的时间形成同步,正说明了“第八艺术”的造梦能力。 引自 第七话 踏入电影这一行 1989年,北野武拍摄的处女座《凶暴的男人》上映。在影片中,北野武饰演了我妻,一个粗暴、有仇必报的神秘警察。尽管这部电影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却仍因北野武精湛的表现而受到瞩目。
1990年,北野武执导《3-4X10月》。这部影片提前揭露了北野武喜爱的几个主题与命题:直截了当、无声、令人焦虑的暴力,以及对棒球的热爱、对帮派分子的兴趣、辛辣的幽默、游戏、大海、岛屿,还有冲绳的自然风光……在发行公司的要求下,北野武在其饰演了一个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角色。
1991年,北野武拍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是一部多愁善感的剧情片。
在拍摄时,我用了很多连续性的固定镜头。因为我认为固定镜头反而可以带来一种神秘,某种我很喜欢的“粗糙的重建”。我觉得我的每一个镜头都是“一个心理方程式“的结果,随着电影一幕幕进行,在我的精心设计下,让观众产生自己的想法,他自己决定最好的想法。这可以给人带来最大的安慰与乐趣。追求娱乐是一种执着。 引自 第七话 踏入电影这一行 1993年,北野武拍摄《奏鸣曲》。影片犀利地描绘了传统帮派分子和真实反英雄人物的画像。进入戛纳电影节竞赛类“一种注目”单元,在科尼亚克电影节抱回影评人奖,这部影片在欧陆留下了某种“获得肯定的认证”,但在日本却不怎么受欢迎,甚至得到负面的评价。它并非一部大众取向的电影。北野武这第四部长片展现了他的导演风格,一种纯化到极致的风格,几乎到了抽象的地步。
1994年,北野武发生摩托车事故。
1995年,拍摄《性爱狂想曲》。是一部荒诞、带有被虐倾向、乱七八糟的喜剧。在影评界遭到鄙视,客观来说是一部“失败之作”。
1996年,《坏孩子的天空》。这是一部解救、救赎的电影。想拍一部单纯的电影,标致着一次崭新的出发,目标是娱乐观众,同时也想达到某种艺术层次。
1997,《花火》。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1999,《菊次郎的夏天》。
2001,《大佬》
2002,《玩偶》。这是北野武所拍摄的最为中规中矩的电影,既无幽默也无暴力,拍摄手法有如一套画册。
在筹备的初期,我想在大银幕上描绘当人失去爱的感觉、尊重与友情时,人与人之间可能呈现什么样貌。事实上,我觉得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变得不知道该怎么对话了。因为生活中忙着赶来赶去、仿佛再自然不过的压力,还有家常便饭一样的大小意外,占据了大家的时间和心思,让人们失去彼此间的联系,沟通几乎失能。 玩偶借由人形净琉璃偶阐述片中的人物故事,用摄影机的动态作业去展示古老日本的经典艺术。与北野武以往单色调氛围反复出现的电影不同,不同的季节色彩在这部电影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北野武想要在银幕上呈现出绚丽、鲜艳、真正色彩的渴望是筹拍这部电影的动机之一。
影片主要反映了社会的焦虑,反映了当时年轻人不愿奋斗,不愿追求现代社会赞扬的那些目标,成功、结婚、组织家庭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追求在他们的眼中没有什么意义。“最后,由于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或屈服于某种限制,电影中的人物从简单的幸福身边逃开。而他们的逃避,看起来是那么不得不,而且刻不容缓。”
这部影片另有一处有意思的方面,在拍摄过程中曾发生过一次戏剧性的转变。影片中的服装设计由山本耀司完成,但当他带着他的作品出现时,却发现他的服装虽然非常美丽,但在片场却显得格格不入,滑稽透了。于是为了能够与这些服装相融合,北野武决定打乱故事,加强剧场面向和叙事的形象表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山本耀司的一己之力对这部电影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2003年,《座头市》。这是北野武的第一部古装片和武侠片。
2005年,《双面北野武》。这是一部自传性质的电影,在里面北野武一人分饰两角。这部影片旨在反思北野武这些年来到底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希望观众在走出影院的时候,会不太确定该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就像我说过的,这是我从以前就有的梦想:捕捉并拍下我们以为真实和眼中所见事物之间的差别。我想牵着这些人的手,带领他们去对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去想象接下来发生的事。我不喜欢人们只是“看”这部电影,我也希望他们去感受、体会这部电影。然后,可能的话,希望他们会决定再去看一遍,然后再分析它一下。 引自 第十话 分身三部曲 2007,执导《导演万岁》。
我对电影的期待,是它让人惊奇的能力,而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跟每个观众开启永恒的对话。我希望观众拥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领会的方式去理解一部电影。 引自 第十话 分身三部曲 2008,执导《阿基里斯与龟》
关于北野武的制片人,森昌行。他们于1988年一起创立”北野事务所“。森昌行毕业于青山学院大学,从北野武刚在电视圈出道开始,森昌行遍一路支持他、保护他。森昌行与多位合作伙伴一起,制作或共同制作北野武所有的电影,并将作品发行到很多国家。可以说他是一位非常具有胆量、冷静并且具有前瞻性的制作人。
“北野武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也从来没有改变过。对他来说,所有的点子、所有的梦想,都应该实现。他没办法等待。他走得很快,非常快。他的速度就像闪电一样,跟其他人形成差距。他的活力让人喘不过气。 引自 第十一话 电影的冲击与碰撞 北野武的电影同样也会给音乐非常重要的位置,通常他会尽早把毛片给作曲家看过,以便作曲家尽早开始工作。北野武与久石让合作过多次,在《花火》《坏孩子的天空》《菊次郎的夏天》中我们都可以听到久石让谱写的贴切音乐,但直到电影《玩偶》中,两个人无论如何也无法达成默契,北野武认为久石让的编曲会让影像变形,反之,久石让认为北野武的影像让他的音乐变质。从那时起,他与久石让的关系就充满了冲突,双方也接受这样的对抗。但正是这样的对立,才具有了诸多的创造性。
Mila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部 抓住机会,跃上电视荧屏
北野武以“拍子武“的名号成名,成为一位多才多艺的小屏幕大明星,以及言谈应对非常劲爆的电...
-
第三部 在电影界展翅高飞
-
第五部 北野武的观点
日本一向给人拥有庞大资本主义力量的印象,但那是一种骗人的自由放任主义,因为日本也是一个...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