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他的秘密
一、给没有拯救我的生命的朋友
《争鸣》节目主持人贝尔纳·皮沃得理不饶人。他大声地念起了该小说中人们争论最多的一段话:“‘这天下午,我独自一人在病房里陪着穆齐尔’——穆齐尔,亦即福柯。‘我久久地握着他的手,就像他常常在他的公寓里握着我的手一样。接着,我将嘴唇凑到他的手上亲吻了它,回家后,我曾带着几分羞愧,也带着几分轻松地把嘴唇洗一洗,仿佛它已经被感染似的。然后,如释重负,我感到很欣快。’这样写可真是糟透了!” “是的,是糟透了!”吉贝尔对皮沃的看法表示赞同。但“这是事实”——艺术家又补充道。 引自 第十一章 他的秘密 第559页。
【三幅西洋景】1984年6月2日,福柯昏倒在自己在巴黎的公寓。第二天,他新交的好友,艾尔维·吉贝尔前往医院看望他。谈话的内容几近详实地被记录在吉贝尔为之创作的小说《献给没有拯救我的生命的朋友》,彼时吉贝尔自己也面临AIDS的死亡危险。在这部作品中,福柯化名为“穆齐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没有个性的人》的作者穆齐尔及其主人公乌尔里希(Ulrich)——并回忆了童年时期的可怖记忆。第一幅图景,在作为外科医生的父亲的要求下,观看病人截肢以培养阳刚之气;第二幅图景,漫步在纪德《普瓦提埃的被隔离者》中“发疯”的女人生活的场景;第三幅图景,战争年代,在学校,第一名的宝座被外来人抢走了,诅咒后那些外来的犹太孩子果真消失——被掳往集中营。三幅图景对应福柯关注的三个重大主题:残酷、监禁、死亡。
二、对真实的爱是可怕而非凡的
“克里同,我们应该给阿斯克勒庇俄斯献上一只公鸡。” [……] 苏格拉底最后这句话的意思,在福柯看来就是:哲学家同虚妄做了一辈子斗争,实是艰辛备尝,苦不堪言;而在欣然赴死的时候,他才感到自己终于摆脱了这些艰难困苦,真正得以自在了,所以他敦促克里同给阿斯克勒庇俄斯(希腊的痊愈和健康之神)奉上贡品,以表示谢意。 引自 第十一章 他的秘密 第545页。
【现代犬儒派】进入80年代后,福柯的目光逐渐转向了古典多神教、基督教时期的文献,尤其是斯多葛派、犬儒派的生活方式让他深深地着迷。在法兰西学院的最后系列课程,题名为《说真话的勇气》,也是福柯在大限将至前努力做的事情。他从犬儒派的言行中发现了他们表达自己对真实看法的几种特殊方式:1)诉诸“批判性说教”,向大众宣讲演说词;2)利用“毁谤性行为”作示范,嘲弄风俗,违反法律;3)进行一种“挑衅性对话”,将对方拖入公开的精神战斗。第欧根尼得到的德尔斐神谕是,“改变通行的价值”。第欧根尼的理解就是召唤人们改变传统智慧,他的言行无不挑战习俗与法律,以此暴露出“真实”,实现“价值的重铸”。福柯从中受到感召,一是将这种真实的斗争内在化,克服个人缺点的努力;二是哲学的生命在于人的动物性的复苏。福柯一生的尼采式探求直指西方文化的根本问题,“我们为什么只能透过关怀真实来关怀我们自己?”他终生努力摆脱自我,重铸自我,最后依然没能彻底摆脱。他的写作暴露出他对渴望别人对他的“真实”的理解。一切哲学书写都是个人的心史,在他的临终采访时,他袒露他的文体改变,是为了“准确地把哲学当作一种有待于研究、筹划和条理化的体验领域来运用”。换言之,就是尼采的那句箴言:“渐渐地,我明白了迄今为止所有伟大的哲学都是些什么样的东西:它们原来都是其作者的个人坦白,都是一种无意识的、未被注意到的传记。”
这不是一个橙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九章 战斗呐喊(下)
二、批判是什么 “我认为批判是一种运动,它使主体被赋予一种权利”——这就是通过运用“一种...
-
第十章 改写自我
一、自我解释学 在这些早期的作品里——他说,“我也许过多地纠缠于……统治的技巧问题了。”...
-
第十一章 他的秘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