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位朋友或观察家是比你自己更可靠的裁判。实际上,亚里士多德撰写伦理学著作的部分原因,正是要纠正人们的幸福观。他也许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许多虚假意识。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推荐一个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如果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能就会受制于具体的物质条件。你也可以说自己无视这些条件而感到幸福,这接近于斯宾诺莎或古代的斯多葛派的状态。然而,如果你生活在个肮脏又拥挤的难民营里面,并且刚刚在次自然灾害中失去了孩子,你基本上不可能感到幸福。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这更为显而易见。你不可能变得勇敢、高尚和宽厚,除非你作为一个自由的主体生活在培育这些美德的政治环境中。这就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和政治学具有密切关联的原因好的生活要求有一种特定的政治状态一在他看来,就是要有奴隶和顺从的女人,他们做牛做马,你忙着去追寻高尚的人生。幸福或福祉事关制度:它需要一种社会政治条件,能让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如果你按照自由主义的倾向,把幸福当做一种内在的或个人的事务,这一点就不那么明显了。幸福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也许需要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但它对政治环境没有特定要求。 引自 第3章 意义的没落 55
49人阅读
Zzz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章 意义的没落 55
人生可能具有某种我们所有人都一无所知的“内在”意义一一它不同于我们在个体的人生中所建构...
-
第4章
半福的败这观念外然。 不过,在马克思这位处于亚里士多德谱系中的道德哲学家看来,实现自我还...
-
第4章
-
第4章
以上选项中有许多会被人认为过于琐碎,或过于工具性,无法构成人生的意义。权力和财富明显属...
-
第4章
弗洛伊德一开始相信人生的意义是欲望,或者是我们清醒时的无意识的诡计,后来觉得人生的意义...
> 查看全部1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