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4 “是年四月”不当校改作“次年”
大中祥符七年 下: 引《玉海》卷四三:
十月,校孟子。孫奭等言:“《孟子》有張鎰、丁公著二家撰録,今采衆家之長,爲《音義》二卷。”是(次)年四月以進。七年正月,上新印《孟子》及《音義》。
宿白先生校勘 以為“是年”當作“次年”,此校改恐不當,《玉海》卷四三 景德校諸子條:
景德校諸子咸平六年四月,命杜鎬等校道德經。六月畢。景德二年二月,甲辰。校定莊子,并以釋文三卷鏤板。後又命李宗諤等讎校莊子序。祥符四年三月,校列子。五年四月,上新印列子。十月,校孟子。孫奭等言:「孟子有張鎰、丁公著二家撰録,今采衆家之長,爲音義二卷。」(是年四月以進。)七年正月,上新印孟子及音義。唐志:張鎰孟子音義三卷。
《玉海》抄錯史料,將諸子相關史料均匯集,其中“是年四月以進”原為小註,不當作大字。同源史料,此事又见《宋會要輯稿》崇儒四:
五年十月,詔國子監校勘《孟子》。直講馬龜符、馮元、說[書]吳易直同校勘。判國子監龍圖閣待制吳奭、都虞員外郎王勉覆校;內侍劉崇超領其事。奭等言:「《孟子》舊有張(鑑)[鎰]、丁公著二家撰錄,文理舛互。今采衆家之善,削去異端,仍依《經典釋文》,刊《音義》二卷。」是年四月以進。詔兩制與丁謂看詳,乞送本監鏤板。
兩段當出同源史料,均為“是年四月以進”。先進書,再校勘,進書事原為補敘,可能史源類似《玉海》作小注態,《大典》輯出的《會要》,不再區分大小字。
君迁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引文及标点勘误
三联版较之旧版,标点、文字等有所勘误,经眼不少已经订正了。图版部分,也有更新,在引文和...
-
p23 册府元龟 成书年份
表中大中祥符二年 ,据《皇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将《册府元龟》成书繫于大中祥符二年八月庚...
-
p24 “是年四月”不当校改作“次年”
-
圖版變更比勘
宿白先生的“梵䇲装”,应该是我们通常用的“经折装”。 三聯新版的圖版部分,合併了舊版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