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单身女性的时代
书摘 单身女性的时代
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
丽贝卡·特雷斯特
25个笔记
◆ 序
>> 在美国330万最低收入人群中,有将近50%是单身的女性。
◆ 1 小心那个女人:一个未婚国度的政治与社会权力
>> 希尔的独身状况使她与公众原先对女性特质的认知有些违和:没有丈夫来为她的品行担保,也没有子女来证明她身为女性的意义——人们传统上信奉的女性价值,她都没有。
>> 当她们整理床铺、去杂货店购物、挑选沙发套子、和孩子们一起吃花生酱三明治、开车接送男童子军和女童子军们、夜晚在丈夫身旁躺下时,她甚至都不
>> 事实上,他们争取权利的目的是相同的:瓦解长期存在的婚姻制度,建构婚姻的崭新蓝图,使婚姻不再是男性——借助他的法律权力、经济权力和性权力——来压制女性的一种守旧、傲慢的方式,而是成为一个民主的、灵活的、能够以平等的心态接纳每一个人的共同体。
◆ 3 都市诱惑:城市生活与女性独立
>> 而当男性单身的时候(或者不是),他身边还会有另外一群女性,她们给他当女仆、洗衣妇、裁缝、秘书以及妓女,以此换取微薄的薪水。
>> 所有的便捷服务,艺术文化活动,再加上各式各样的约会对象,都让婚姻显得相形见绌。”
>> 这些威胁女性安全的危险因素,正是吸引她们来到城市的诱惑:乐趣、自由、性、载她们去上班的火车、她们聚集的街道和她们跑步锻炼的公园;
◆ 4 危险关系:女性之间的友谊
>> 资源,女性拿着形形色色的东西与同侪比较,继而抱怨命运不公。
◆ 5 我的孤单,我的自我:靠自己的单身女性
>> 当人们说那些为自己而活的单身女性自私时,请别忘了,承认女性拥有独立于他人、尤其是独立于丈夫和子女的自由,这本身就是革命性的变化。
>> 一个真正的、女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女
>> 性承认自己的需求,并以自己的需求为重,就如她们一直被训练着去照顾所有其他人的需求一样——或许真的会让女性幡然醒悟,纠正几百年来被形塑的自我牺牲行为。
>> 毕竟,未婚生活不是真实人生的操练或预演或暂停。人生主要靠自己经历,这一路上没有什么是成年青春期专属的——工作、赚钱、花钱、恋
◆ 6 致富有者:工作、金钱与独立
>> 联结一切工作、性别、婚姻和金钱关系的中枢是:依赖关系。依赖男性—主要是在婚姻中—是世世代代女性们稳固不变的生存处境。而且大多数女性,不管她们是否积极参与政治,是否具有女权主义思想,是否反思过她们母亲和女性祖先们一直以来所过的生活,在她们血肉之下的灵魂深处,都明白摆脱依赖的关键在于金钱。
◆ 8 性与单身女孩:贞操、滥交及其他
>> 大多数人来说,虽然性爱时不时让人激动、偶尔让人满足、多少也会令人失望,但是总归来说,它并不总是支撑我们生活下去的动力。即使是支持单身者性爱的著名女性作家坎迪丝·布什奈儿(Candance Bushnell),在她的专栏“欲望都市”中也率直地写道,性“是会惹人厌烦的,性是人填不满的欲望。最重要的是,性……仅仅关乎性。大多数时候,性是一种假象……或者纯粹是出于害怕自己孤独终老的恐惧”。
>> 避孕药的发明的确意味着更多的性,但是它也同样带来了一种新文化,它承载着世人的邪念,还把女性当作物件来看待,让女性——尤其是那些已经对男权产生怀疑的女性们——对剥削、虐待和受人贬低而感到恐惧。
>> 很大程度上,舒拉米斯·费尔斯通(Shulamith Firestone)在五十年前怀着忧闷之心所描述的那种恶劣的、物化的性,同样变成了当代年轻女性的噩梦——当性脱离了婚姻自由存在时,女性就会被贴上“轻佻少女”的标签,或者成为当代社会中浪荡的代表。
>> 它们证明:尽管女性的处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们对性的掌控权依旧比不上男性,当邂逅的对象满足不了她们的身体或精神需要时,她们依然会感到压力,感到像被出卖了一样;自身旺盛的性欲以及对性行为的默许,有时候也会让她们感到羞耻或者难受,并且因此怪罪自己。男性作为长期以来的掌权者,规定了那些惩治女性性欲的条款。男性的性欲就是符合常理的、健康的;而女性的性欲却极容易被人看作有悖于道德。
◆ 9 单身时代的婚与不婚
>> 她说她19岁开始和卡特交往,但是她有意拖延结婚的时间。“我不相信一个人在20岁的时候喜欢一样东西,到了30岁还会喜欢,”她说,“所以我规定自己,25岁之前绝不结婚。我觉得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了,然后才能和别人分享。”碧昂丝和Jay-Z终于在2008年共结连理,那年她26岁,已经如她所愿蜚声全球了。
>> 发挥个体潜能可以带来更大的社会公平,这是安东尼理想中单身女性时代实现男女平等的基本条件。安东尼曾经做过预测,在她的单身乌托邦世界里,男人光临单身女性居所不是为了“在婚姻市场上寻找潜在的女当家”,而是“像走进了绅士俱乐部,和她们一起探讨艺术、科学、政治、宗教和改革……是为了在傲慢的知识领域里结识和他们站在同一个高度的同僚”。
>> 同性婚姻的基础是与生俱来的爱情和伙伴关系,而不是由性别赋予的社会经济权。建立在这种理想的基础之上的同性婚姻,必将启迪我们对异性婚姻进行重新思考。
◆ 10 未来怎么办:从单身独居到为人父母
>> 从生育角度来说,女性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若要证明美国单身女性独立运动的规模、力度和决心,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恐怕还是在过去四十年里,她们是如何想尽一切办法跨越、甚至改变身体和生育系统给她们设定的限期。
>> 等,双方所做的牺牲也更加平等,但是不管从生物学上来说,还是从依然围绕男人挣钱、女人造人而设计的社会政策来说,女性还是得做大部分的“算术题”:有了孩子之后工资、晋升机会的得失、风险和回报,有没有病假和休假制度,有没有泵奶室和两边靠窗的办公室。
>> “让孩子看到男人也会爱护孩子、照顾孩子真的非常重要,”斯泰纳姆说,“他们不一定是孩子的亲生父亲,也不一定是家人;但是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看到男人关爱孩子、照顾孩子,我们就会回到过去的性别角色关系中,认定只有女人才能照顾孩子。”
>> 事实上,罗菲从“弱势家庭”研究中得出推论,“经济状况稳定但父母之间关系紧张、存在冲突的双亲家庭,较之于经济状况稳定但父母之间关系不紧张、没有冲突的单亲家庭,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更大”。
>> 理查兹在写她那本关于冻卵的书时发现,出于非医学原因对冻卵持批评态度的人士称,“生物学上的期限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个期限一旦消除,就会使女性丧失寻找伴侣的动力。但是她在书中说,她采访的那些女性“并没有因为生育能力‘冷藏’好了就只和录像带做伴,事实上,她们说冷冻卵子驱使她们对生活负起责任,她们很放松地生活着,恋爱、结婚、解冻卵子,一步也不耽误”。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