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雅各之路
在故事最灰暗的时刻,毫无准备之下,作者将我们引到了欧洲大陆,眼前的图景豁然开朗。虽然失去了不少细节上的质感,但阿莲娜和杰克作为朝圣者/追寻者/客居者的视角描写法国和西班牙,流于表面亦没有问题。特别是阿拉伯与欧洲人(主要是西哥特部落的后裔)混居,伊斯兰与基督教文化冲突又融合的西班牙,充满了异域风情。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噢,上帝。”她的心沉下去了。她失望之极。孔波斯特拉是西班牙的一个城镇,使徒雅各就葬在那里。那要走好几个月才能到的。杰克简直是在天边。 引自 第四部分 西班牙语的世界里,常可以看到名为“圣地亚哥”的地名,比如智利首都,它就来自于书中提到的孔波斯特拉 (加州的圣迭戈是另一个圣人)。雅各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曾往西班牙地区传播福音,后在罗马殉道,遗体被追随者悄悄运回西班牙,秘密埋葬于孔波斯特拉一处简朴的墓穴中。圣雅各希伯来名在英语中音译应该为 Saint Jacob。但罗马陷落时代,较长的拉丁文在蛮族地区的传播中往往丢失个别音节,拉丁名 Sanctus Iacobus 就演化成了 St Jamus,因此英文中一直以 Saint James the Greater 相称(因为十二门徒中还有一个小雅各,被称为Saint James the Less),西班牙语里称为 Santiago .
圣雅各 —— 鲁本斯9世纪初雅各墓被偶然被发现,加利西亚国王在墓葬处修建大教堂,立即成为与耶路撒冷和罗马并列的,基督教世界最重要的朝圣目的地,这条朝圣路线被称为“圣雅各之路”。在中世纪圣雅各之路的众多路线中,由法国出发翻越比利牛斯山,沿西班牙北部由东往西这条路线最为繁盛,汇聚了欧洲各地的朝圣者,从意大利到德意志到佛莱芒,各个阶层与背景,在共同的目标中一路结伴而行,文化思想得以交流。圣雅各也因此被作为西班牙和朝圣者的主保圣人。
法国出发的多条路线朝圣者的队伍,横跨法兰西,在比利牛斯山脚下的奥斯塔巴会合了。阿莲娜所在的那支二十人左右的队伍,在那儿扩展到了差不多七十人。他们这些人,脚虽然走痛了,但心里很快活,他们当中有些是殷实的市民,有些人可能是逃避法律的,还有几个醉汉,好几名修士和教士。那些神职人员是出于虔敬上帝才朝圣的,其余的大多趋向于做一次开心的旅行。大家操着好几种语言,包括佛兰芒语——日耳曼语的一种方言和一种叫奥克的南部法语。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一起说说笑笑,跨越比利牛斯山脉的时候,大家唱歌、做游戏、讲故事,并且——还出了好几桩——风流韵事。 引自 第四部分 巴黎,圣雅各塔,道路上指向孔波斯特拉的方向标记难怪歌德曾说:欧洲,就诞生在通往圣地亚哥的路上。
今天的圣雅各之路仍然吸引每年20多万步行者。背负行囊走上800公里。平均每天行进25公里计算,完成全程为32天。老弱者需要更长时间。沿途因为朝圣者繁荣,林立的教堂于修道院又成了朝圣者打卡之处今天走完全程的打卡记录现在的圣雅各之路对现代人已较少宗教含义,或是一次异国冒险,或是一次徒步锻炼,或是暂时逃离都市的喧嚣,或是放下一段沉重往事的内心救赎之旅。朝圣者按圣雅各的传说,以贝壳装饰标识身份圣雅各之路贝壳状的标识遍布沿途,就算没有地图也不会迷路。很多朝圣者会从家乡带上一块石头,在某个时刻留在道路边,在忏悔中放下内心的沉重。阿莲娜心中的石块是她无法确定与杰克以何种方式相处。她对父亲的承诺,对弟弟的义务,内心的骄傲,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爱的饥渴,经过这次朝圣之旅,种种磨难,到达孔波斯特拉时都已经放下了。她学会了如何顺应命运的潮流,又不让自己微薄的力量改变坚持的信念。朝圣的目的地,雄伟的 santiago de compostela cathedral,11世纪动工,13世纪完成下一期讲讲杰克的心得,以及阿拉伯建筑对大教堂设计的影响
部分图片来自电影 The Way (2010)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750104/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