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问题
Belle Epoque (mon β est 0.5)
读过 战后日本经济史
>> 长银实行国有化,接受了为期18个月的特别公共管理。在此期间,政府对其投入了总额超过6.95万亿日元的救助。加上对蓝天银行(原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的救助,合计超过11万亿日元,其中7.76万亿日元被确认为亏损。也就是说,为了这两家银行,国民承受了如此巨额的负担。 为了处理包括这两家银行在内的所有破产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问题,截至2003年3月底,国民负担高达10.43万亿日元。平均国民每人负担8万日元。按照一家五口来计算的话,就是每个家庭负担了40万日元。 但是这个事实并没有在社会上引发任何疑义。在处理住专问题时,民众得知投入6850亿日元救助时,立即强烈抗议:“为什么要使用国家经费来救助民间企业?”大藏省事务次官因此被迫辞职。但是对高达15倍以上的10万亿日元的国民负担,却几乎没有人提出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此次政府投入资金采用了国民难以发现的方式。在处理住专问题时,因为国民负担金额明确地列在一般会计预算当中,所以引发了强烈不满。但在对住专以后的金融机构进行救助时,救助资金并没有通过一般会计进行处理。这些救助是通过存款保险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制度进行的。 根据存款保险制度,为了防止银行破产导致储户蒙受损失,要求各银行预先计提保险费,以防万一。政府利用这一机制,通过存款保险机构投入资金进行破产处理。这样一来,国民就无法了解所投入的资金当中到底有多少是属于国民负担的了。 为了处理长银、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等破产银行的善后问题,政府投入了总计40万亿日元以上的救助资金。5年后的2003年,人们得知“40万亿日元资金当中,有10万亿日元无法收回,最终成为国民负担”,但这时已经时过境迁,人们也早已忘了当年的情况了。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政府也同样动用了财政资金来防止金融机构破产。这部分资金被明确记入联邦政府财政支出。 当然这一措施也引发了激烈争论。不过金融机构在一年之后就还清了此时接受的大部分资金。 美国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处理,是因为日美两国的金融结构不同。在美国,直接金融占有核心地位,主要依靠市场筹集资金,一旦发生信用危机,相关机构很快就会因资金周转困难而破产。因此,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危机,就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否则信用危机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局势将变得无法收拾。 2008年金融危机时,有一些人说,“日本曾经处理过不良债权问题,日本的经验是不是能传授给美国?”要知道,日本花了整整10年才解决这个问题,而美国只用1年就摆脱了困境。还说日本“教一教美国”,我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引自 第 5 章 泡沫与 1940 年体制同时消亡 1990年 - 1999年
57人阅读
Belle Epoqu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4 强烈感觉到时代在偏离轨道
>> 在这之前,日本人的一般看法是,“日本落后,所以必须追赶。”人们都怀有谦虚的态度...
-
泡沫崩溃的原因
>> 1989年12月,后来被称为“平成鬼平”的三重野康就任日本银行总裁。三重野认为,...
-
2 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问题
-
6 21世纪,日本的历史停下了脚步
>> 2005年和2006年日元贬值时期,日本的企业经营者心里都藏着一个愿望,“只要日元贬值...
-
暂时的利润增加
>> 90年代后半期,钢铁、造船等重厚长大型产业被称为“夕阳产业”或“结构性萧条产业”...
> 查看全部1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