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政党
菲律宾全国现有政党达100多个,大多为地方性小政党,较大的政党主要有自由党、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民族主义人民联盟、全国团结党、国民党、民众力量党。根据2013年中期选举结果,自由党为国会第一大党,民族主义人民联盟得票第二,全国团结党第三。 在菲律宾,很多政党都没有自己统一的章程、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意识形态,组织极为松散,党内派系斗争激烈,分裂频繁。菲律宾的政党实际上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家族财阀的联盟,党在全国的网络主要是通过错综复杂的主从关系形成的,控制能力决定于该党由上到下逐级施予恩惠的能力。政治精英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大选前如何上台和大选后如何为小集团攫取利益方面,一些人为了争夺党的候选人职位频繁跳槽,党的领导人因与其他领导人争权夺利,或为争当本党的总统候选人而转党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政治压力团体
菲律宾工会大会,成立于1975年,是菲律宾最大的工会组织,会员约125万人。工会主张通过议会道路改变社会现状,反对在群众运动中使用暴力手段。 全国工人反贫困联盟,1984年成立,成员为工人、学生、教师、城市贫民、自由职业者和宗教人士。 菲律宾工人团体,1981年3月成立。由一些不属于菲律宾工会大会的工会组织组成,会员50万人。 菲律宾工人联盟,1975年5月成立,由9个独立工会及一些工人小组联合组成。到1978年1月,参加该联盟的工会已增加到130个,成员有8万人。主张提高工人工资,降低失业率。 菲律宾青年公民大会,1975年4月成立,全国15~21岁的青年都是其成员,有会员390万人。该组织的各种活动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赞助。 菲律宾全国妇女俱乐部联合会,成立于1921年,有妇女俱乐部1235个,会员35万人。该联合会自称是非政治性、非宗派性的民间组织,以促进妇女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提高妇女儿童的自身福利为宗旨。 农民自由团体组织,1964年成立,有会员数万人。它主张全面实施菲律宾政府的《土地改革法》,加强农民团结,改良土地,保卫民权,协助政府与其他农民组织合作,从而实现民族团结。 反政府势力
菲律宾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 成立于1930年11月7日[...]1968年,在何塞·西逊(Jose Sison)主持下进行改组重建,主张通过武装斗争和建立统一战线,夺取国家政权。1969年,菲共在中吕宋建立新人民军,开展武装斗争,也潜入城市开展暗杀活动,目标主要是贪官、军警和拒绝交纳“革命税”的商人。菲律宾政府自1993年起与菲共领导的全国民主阵线举行和谈。双方时谈时战,迄今未达成实质性和平协议。“9·11事件”后,菲律宾政府将新人民军宣布为恐怖组织,并促使美国和欧盟也将新人民军列为国际恐怖组织。 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简称“摩解”) 南部穆斯林武装组织。1968年创立[...]其目标是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摩洛民族共和国。他们的活动得到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利比亚等国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和后勤援助,并使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许多国际论坛。1977年,“摩解”分裂成三派,其中两派主张在棉兰老地区实行自治。以萨拉玛特等为代表的激进派建立了“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简称“摩伊”),继续与政府进行武装对抗,谋求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1987年南部各省举行公投,建立由棉兰老岛四省组成的“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密苏阿里任主席。1996年,政府与“摩解”达成和平协议。2007年2月,阿罗约总统下令执行与“摩解”的和平协议条款,希望通过和平、发展、多种信仰对话及国际合作实现与“摩解”的最终和解,解决菲南部冲突。阿基诺总统就任后基本延续这一政策。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简称“摩伊”) “摩伊”是目前菲律宾最大的穆斯林反政府武装组织。其政治目标是在菲南部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以伊斯兰法规范人们的生活,并试图通过发动“圣战”来实现这一目标,“摩伊”主要活跃在棉兰老岛,武器较多,采取游击战术,攻击目标是政府军事人员,但偶尔也会使用恐怖手段。针对对象一般是天主教社区、政府官员和警察等。该组织与国际穆斯林极端势力建立了联系,获得过来自中东和南亚的外国组织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该组织与政府的谈判也在继续。1978年,由以哈希姆·萨拉玛特为首的激进派从“摩解”脱离后建立。2003年萨拉玛特去世后,穆拉特(Al Haj Ebrahim Murad)任主席。主张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坚持武装斗争。“摩伊”与政府虽多次签署停火协议,但均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在马来西亚协调下,双方进行多轮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阿基诺总统主张同南部“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等分离组织进行全面和谈,推动外国斡旋调停,促进国家团结和民族和解。2012年10月,菲政府同“摩伊”达成和平框架协议,2014年3月正式签署。 阿布沙耶夫 1989年,一部分伊斯兰军事分子从塔布莱中分裂出来,成立了游击队指挥自由战士组织(MCFF)。1993年,该组织改名为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意为“持剑的勇士”)。阿布沙耶夫是更为狂妄的宗教极端组织,它不仅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还主张排斥一切宗教。阿布沙耶夫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三宝颜、巴西兰和苏禄。阿布沙耶夫与国际恐怖组织“基地”相勾结,其成员许多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接受训练。目前该组织已沦为臭名昭著的绑架犯罪集团,他们多次在旅游点、教堂、公共汽车上制造爆炸案和绑架人质,造成严重伤亡,严重破坏国内治安,影响菲律宾的旅游业和国际形象。
296人阅读
> 我来回应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