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 2020-04-11 21:30:51
“恰好有一个S是P”的最后一个式子打印错了。∃x∀y(Sy∧Py → x=y) 说的是,对于任意一个东西,如果它既是S又是P,那么它存在。这显然是一句重言式。实际上可以证明
∅├ ∃x∀y(Sy∧Py → x=y)
也就是说这个句子可以无条件推演出来,而“恰好有一个S是P”显然不可能无条件推演出来。 至于 ∃x∀y(x=y → Sy∧Py)这句话我搞不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中间能不能用双向蕴涵号也存疑。
对于一个谓词的数量词句容易得到:
S至少有一个: ∃xSx S至多有一个: ∀x∀y(Sx∧Sy → x=y) S恰好有一个(有且只有一个): ∃x∀y(Sx∧Sy → x=y)
那么把上述的谓词S改成一个复合谓词S∧P就得到了:
既是S又是P的至少有一个(至少有一个S是P): ∃x(Sx∧Px) 既是S又是P的至多有一个(至多有一个S是P): ∀x∀y(Sx∧Px∧Sy∧Py → x=y) 既是S又是P的恰好有一个(恰好有一个S是P): ∃x∀y(Sx∧Px∧Sy∧Py → x=y)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